第12章情何以堪-《大明第一神将》
第(2/3)页
辽东,沈阳。
前线大军已经陆续撤回,此时,包括辽东经略、辽东巡抚、监军太监,以及一众总兵、将军们齐聚于此,这是萨尔浒战役结束之后,辽东的第一次高层会议。
上报朝廷的战报上,杨镐极为无耻的给了自己一个‘小胜’的评价。而此时的大堂内,虽然炭火烧得极旺,却依旧四处透着彻骨的寒意。
杨镐脸色阴沉,高居上位,坐受了总兵们的大礼之后,便是开口喝道:“杜松何在?”
山海关总兵官杜松,此役本是主力军的统帅,若不是贪功冒进、刚愎自用,天大的功劳原本应当是属于他的,然而,这世上唯独没有后悔药可吃。从被围困在吉林崖上,眼睁睁看着部下惨遭屠戮的时候,他就知道,即便是能够活下来,自己的下场也一定不会好了。
果然,战后这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他的头上。
“末将在!”杜松心内慌张,面上却依旧强持冷静,应声出列。
只听杨镐猛地一拍大案,怒喝道:“你还在?你竟然还有脸在?我西路大军四万精锐将士几乎全军覆没,你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本官面前!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大明以文御武的时间太久了,久到连武将都觉得,对着文官低头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哪怕两者品阶其实相差无几,但作为辽东经略的杨镐手握辽东兵权,即便是总兵,也不得不向他低头。
更何况,辽东军镇并不是铁板一块,大堂内的高级将领们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此次战役失利,总要有个替罪羊推出去的。死道友不死贫道,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牺牲了杜松一个,保全大伙儿,这是个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更何况,谁让你杜松急着出风头,损失最为惨重呢?
随着杨镐的一声令下,大堂外扑进几个亲兵,按着胳膊将杜松牢牢制住。
周围一片死寂,杜松心中顿时冰凉,他猛地抬起头来,想要为自己争辩两句,却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了声音。
“大人息怒!”
杜松定睛看去,却发现站出来的正是当时与自己同被困于吉林崖的儒将赵梦麟。
赵梦麟排众而出,对着杨镐行礼,随后说道:“大人,杜总兵固然有贪功冒进之错,但东路军能够围歼鞑子精锐骑兵,也实在离不开杜总兵在内指挥呼应。还请大人网开一面,给杜总兵戴罪立功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