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驻扎在徐州城的清军士气不高,但勉强可以一战。 知府衙门内, “公子,事到如今,我们怎么办?” 福长安望着忠心的老管家,叹了一口气。 半晌, 才说道: “我乃富察氏高贵血脉,唯有一死报国。” “可是,朝廷对您不公啊,新皇他居然想拿您开刀。” 福长安笑笑,仗打到这份上,永琰那小子居然认为圣旨还有意义? 淮安——徐州一线的士兵们只认自己,谁还认朝廷? …… 徐州城内外,清军调动频繁。 而驻扎在几十里外萧县,皖北新军军营,却迎来了一位劝降使者——第 2军团军官许满仓。 新军首领庐州人刘黄通,坐在桌旁,吃的满头冒热气。 冰冷地问道: “郑河安让你来的?” “是。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大军明日就到,刘大哥,现在投降还来得及。” “投过去,吴廷准备封我个什么官?” “无官无衔,回家种地。” “那我若是不降呢?” “郑大哥说了,如果他打下萧县,新军一个都活不了。” …… 刘黄通抽出佩刀,架在许满仓脖侧。 “没得商量?” “没商量。郑大哥说了,甭说 3000老乡,就是 30000老乡也一样杀掉。皖北人的脑门上不能因为你们贴上不忠的标记。” “刘大哥,你就不怕家乡人指着棺材板骂?” 半晌, 刘黄通重重点头。 丢弃佩刀,拱手: “降了!” …… 萧县,是徐州的门户。 刘黄通和麾下 3000新军反水后,先将城内士绅、豪强杀了个一干二净,之后调头向徐州进发。 第 2军团随后赶到,接收萧县,将城内浮财洗劫一空。 而投诚的新军以友军身份为掩护,突袭拿下了睢宁县、砀山县。 照例, 杀尽士绅、豪强。 至此,徐州外围所有清军全部被肃清,再无据点。 …… 第 2军团杀意滔天,。没有劝降,直接拉出 30门大炮猛轰徐州城。 这已是吴军炮兵传统手艺。 攻城之前,先以火力压制,将城门楼子、箭楼、马面、垛口,凡是能躲人的地方全给你轰成碎砖瓦砾,然后抬着臼炮先前,洗两遍城墙。 步兵再扛着云梯一哄而上,踩上城墙插上旗帜,这城就算破了。 一月拿几两? 18世纪谁玩巷战? 虽然徐州自古民风彪悍,福长安也确实招募了一批当地汉子。 不过,在第 2军团狂风暴雨一般的冲击之下,仅仅 1个半时辰徐州告破。 …… “末将刘黄通,拜见郑大人。” “都是老乡,起来吧。你和你的人拿了遣散银子、丢了武器、剪了辫子就各自回家吧。” 刘黄通猛然抬头,诧异的望着郑河安蜡黄的脸。 欲言又止。 郑河安也懒得和他多言,挥手打发了。 他已不是当初的江湖大哥,这些年逐渐明白世上的事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对上,对下都要有考虑。 …… 知府衙门内。 福长安和麾下八旗亲兵据守顽抗,绝望地做困兽犹斗。 当吴军拉来了 6磅炮后,他抵抗就变成了顽童之游戏。 大炮,破墙。 实心弹暴力拆墙,然后对着豁口冲出来的人群排枪射杀。 各部军官早就得了司令官的明确军令。 “不要俘虏,只要首级。” 投降之清军不分满汉、不分官阶皆被 2军团的士兵们驱赶到泗水畔刺刀挑杀。 自福长安以下一万多颗清军首级整整齐齐。各部军旗、文武官佐的大印摆满地面。 登记造册。 当晚,一车车的浮财就往老家送。 军官们都感慨,司令官怕是真的时日不久了。 …… 阜阳周边欢声雷动,皖北三府雨露均沾。 银子到家,即召集当地有威望之家族老人说明用途。银子只能用来盖学校、置学田、聘教师、买纸笔、买教材。 老乡们主打一个抢着花、赶紧花、一两不留的花。 即使事后朝廷察觉,想追缴,也没处追。 除非朝廷把学校扒了,把娃娃们的纸笔夺了,把学田发卖了。 但显然不可能。 伤害皖北老乡的感情没关系,伤害了第 2军团的军心总是不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