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公明很是满意的看了眼退去的诸佛,眼中的轻蔑几乎不加掩藏。 “师兄啊师兄,算你识相,至少还算尊敬老师。” 和赵公明不同,雷部众神脸上喜忧参半。 喜的是,赵公明带着他们万雷过境,尽管没有实质性的攻击目标,但这一趟压制灵山,在天庭足以称得上大功一件。 日后在天庭的地位也会因为这份大功有所提升。 忧的是这一趟过来,他们这些雷部仙神和灵山有了梁子。 “诸位同袍,你们在担心什么?” 赵公明骑着黑虎,转过身,看向雷部众神。 看到雷部众神脸上的忧虑,他笑了笑。 有雷部仙神道:“武财神,我等和灵山起了冲突,这以后” “以后?你觉得咱们雷部以后会和灵山有交道可打?”赵公明冷笑:“雷部杀生无数,灵山主张慈悲为怀不杀生,我等与灵山本就理念不和!起了冲突又如何?诸位放宽心吧,此次灵山决计不会有任何怨言可说。” 赵公明一番话,宽慰了雷部诸神。 大家伙仔细想想,嘿,还真是这样。 雷部和灵山还真是理念从根上就不同。 一群天将就在雷部众神后头。 听到赵公明的话,天将们沉默不言。 相比赵公明的敢说敢做,天将们的胆量远远比不上赵公明。 别说天将们,其实雷部众神也差不多。 别说做和赵公明类似的事情,就算参与赵公明提出的话题,他们也不敢。 灵山,是六界大势力之一。 比天庭差,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多少被天庭诛灭的妖怪憎恶天庭?可有几个妖怪敢当着天庭的面说天庭的不是? 现在的赵公明就是当着灵山的面搞灵山的难看! 姜妄混在天将堆里,对赵赵公明的话意外的很赞同。 当然他只是认同赵公明而已,倒是没有插入赵公明和雷部众神的交流当中。 雷部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本就是杀生为护生的典型。 相反灵山推崇的理念却是不杀生! 一个司生司杀,一个不杀生. 两种理念上的冲突,是根本上的冲突。 不碰上的话还没事,碰上的话,灵山和雷部总要有一方低头。 这一次是灵山低头。 灵山不是因为雷部低头,而是因为圣人低头。 赵公明这次耀武扬威了,相应的,灵山那边也总要有人为这次的事情负责。 也不知道这次的事情,会对灵山产生什么影响,姜妄心中默默想到。 但转念一想,灵山再怎么样,和他也没啥关系。 毕竟他只是来摇旗呐喊的小卒子罢了,又不是赵公明。 事实上也正如姜妄所想,灵山现在的气氛压抑的厉害。 莲台上的大日如来,往日的慈悲为怀在此刻退去,他面沉如水的看着东方。 两边坐下的佛陀他们同样脸色难看。 几位大菩萨面面相觑,不好说话。 佛陀的事情,菩萨可以提建议,但是不能做决定。 在这种关乎灵山颜面的事情上,菩萨更不能主动开口。 因为菩萨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灵山户口”。 灵山的大部分菩萨,都有自己的道场,只有灵山召集的时候才会去灵山候旨,其他时候都是在各自的道场生活。 比如南海的观音. 比如峨眉山的普贤 这些菩萨都生活在灵山外的道场。 真正在灵山有道场的菩萨,反而是有佛陀之称的未来佛一系。 不过这一系本质上虽说是菩萨,可他们拥有的却是佛陀的地位。 地位不同,话语权自然不同。 未来佛一系,比一般的菩萨话语权大多了。 “世尊,为何要对雷部低眉?我等可做错什么?”有未来佛一系的佛陀逼问。 也有古佛开口:“世尊,还请给灵山诸佛一个解释。” 大日如来面色更加深沉。 古佛与未来佛对他的质问,是摆在明面上的“地位问题”。 灵山的主导者,从洪荒破碎后一直是现世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灵山仍旧会由现世佛主宰。 尤其是当今的大日如来。 他的法旨便是灵山集体的意志。 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一次,大日如来的法旨让佛陀们很不满。 灵山可以对天庭低头! 但低头不代表任由天庭羞辱。 赵公明此前的举动,是赤裸裸的羞辱。 哪怕是六界最弱小的势力,也绝不会对赵公明低头! 因为这就不合道理! 灵山做了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做。 只是放任妖族罢了! 关键是人家妖族和灵山没有关系啊,咱灵山佛陀心里头确实有点小心思,但那也只是藏在心中的小心思罢了,压根没有明面表现出来。 灵山有反天庭吗?没有。 灵山有说天庭的不是吗?也没有。 所以赵公明是用什么理由对灵山动手的? 他靠的是一个莫须有。 甭管天庭众仙神如何想,反正灵山众佛陀就是感觉委屈。 而这委屈的源头,一个来自赵公明,另一个就是因为大日如来了。 面对咄咄相逼的众位佛陀,大日如来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位不在灵山的菩萨。 那位菩萨名叫地藏王。 和灵山这些咄咄逼人的佛陀相比,地藏王在大日如来心中的形象正在无限拔高。 究其原因,是因为和留在灵山争夺主导权的古佛、未来佛不同,地藏王菩萨不在这两个派系当中!他不仅不在两个派系当中,还自发的在走一条全新的道路,完全不依靠灵山的道路。 那就是发下大宏愿,以大宏愿为根基,为未来做打算。 正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句话可不是什么空话! 因为地藏王当初立下大宏愿的时候,是以“现在”为誓言! 现在指的就是,他发下大宏愿的时候,不是向天道借功德,而是必须先践行自己的行为,才能获得功德。 也就是说地藏王不能够像西方教那两位圣人一样,用借来的无边功德成圣。 只有到了地狱真的空了的那一天,他才能成佛。 大日如来就喜欢这样的老实菩萨,不争不抢,自创前路。 瞧瞧这些留在灵山的佛陀们,分成好几个派系也就算了,一个个还要争这个抢那个。 尤其是未来佛一系,最是可恶。 距离那一劫不知还有多少元会,此刻便想着执掌灵山,瞧把你们给能的。 大日如来根本懒得理会咄咄逼人的众佛。 他现在只想知道,在赵公明引来万雷过境的时候,他的老师通天道人到底为何而来! 是为了给赵公明撑腰?还是说.另有原因。 “静!”面对近乎逼迫他认错的诸佛,大日如来的声音如洪钟大吕般厚重,仅仅一个字,便压迫的诸佛不敢再有言语。 “佛亦有错,此事乃我之过,我应当受罚。” 大日如来声音平静。 诸佛见状,心有不安。 如来自得道时起,就自称佛,很少自称我。 一般什么事情如果将如来逼的自称为我,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在如来心中真的很重要。 上一次如来自称我时是何时来着?众佛已经快要忘记。 刚刚还咄咄逼人的诸佛,一下子似乎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们纷纷平静下来。 仿佛刚刚逼迫如来认错的不是他们一般。 燃灯古佛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他端坐在莲台上,面带慈悲:“我佛不可如此。” 佛陀们总是折中的! 当大日如来不肯认错时,他们不依。 可当大日如来决定认错,并表现的不太对劲时,他们一下子又觉得如来没错了。 这个错,仿佛认不认也就那么回事。 燃灯古佛目光环视诸佛,面带慈悲,微微一笑:“我佛何错之有?诸佛为何要让我佛认错?可有理焉?” 作为佛教目前最早的一批古佛,燃灯在佛教的地位极高。 尽管大日如来和古佛们的理念并不相同,但面对燃灯,他还是保持了一份恭敬。 除了燃灯地位极高外,还有一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和燃灯的关系要比他和其他诸佛的关系更加亲一点。 毕竟他们都是从玄门两教来的灵山,先天成分类似,偶尔还会有惺惺相惜之感。 这一点,同样也出现在普贤、文殊两位菩萨身上。 只是普贤、文殊两位地位上和如来、燃灯有较大差距,平日里交集不多,反而没有如来、燃灯的关系好。 至于长耳定光仙讲实话,如来是看不起这家伙的! 他和燃灯、普贤以及文殊加入灵山,都有着一定的理由。 但这个理由,并没有促使他们在大劫时叛教,更没有在各自教派有大难的时候叛教。 多宝是在老子化胡为佛时,入的灵山。 当时老子作为大师伯,代替被关了禁闭的通天教主管教多宝,让多宝去灵山当佛祖,他根本没有办法拒绝。 燃灯则是阐教副教主,在当初加入阐教的时候,也是以门客的形式加入。 说到底,他地位高、实力强,想去哪就去哪,谁也管不了他,就算是元始天尊也只能挽留一番,根本不能强制将其留在阐教。 普贤和文殊同样也是这样的心路历程。 唯独长耳定光仙是战场叛变,叛的还是和四圣做法的通天教主。 此等人,谁愿意与他交好? 曾经多宝和长耳定光仙也能称得上一声关系要好的道友,如今只能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 面对燃灯古佛的质问,佛陀们一下子似乎全都释然了,纷纷为如来开脱起来。 “天庭势大,他们做什么都行!我们的确应该退一步,我佛做的没错。” “合该如此,我佛无错。” “赵公明当初在封神大劫时就疯魔的很,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旧没什么变化。” “是也,是也,退一步无错也。” “我佛,此事无错,然灵山亦受了委屈,需要前往天庭要个说法才是。” …… 佛陀们不再追究佛祖的责任。 佛祖的错误在这一刻,仿佛成了小事。 他们终于开始在意起了灵山的颜面来。 去天庭,讨要这份颜面! 大日如来望着这些转变了态度的佛陀,心中意外的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从当年老子化胡为佛开始,他就知道他的使命。 佛,本是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