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观音却未停手,取出柳枝,蘸着三光神水洒向唐僧。 神水入体,唐僧伤势迅速恢复,但他修为却被削去三成,脸色苍白如纸。 “玄奘,此乃惩戒,望你好自为之。” 观音语气冰冷,随即转向悟空,面色稍缓,“悟空,你若弃了取经,玉帝必不容你与百花羞之事。 我可保你二人平安,且取经功成,你可晋佛陀果位,永享清净。” 悟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想起百花羞那温柔的笑靥,心头一软,终是点了点头:“好,俺老孙再陪这秃驴走一遭。” 观音松了口气,转而看向袈裟之事。 她皱眉道:“袈裟被空间法则禁锢,非先天灵宝离地焰光旗不可解。 然如来已前往天外天,短期难归,破解之法需待时日。” 悟空不耐烦道:“那便砸碎那破禁制!” 观音摇头:“不可,强行破解,恐毁灵宝。” 她顿了顿,又道:“菩提老祖或有办法,你可去求教。” 悟空当即腾云而去,直奔方寸山。 菩提老祖正在洞中打坐,见悟空到来,微微一笑:“你这猴头,又惹了何事?” 悟空将袈裟之事和盘托出,菩提听后,沉吟片刻道:“离地焰光旗被空间之力封禁,需三十年消磨,方可取出。 强行破解,灵宝必毁。” 悟空挠头,嘀咕道:“三十年?那秃驴等得起,俺老孙可等不起!” 菩提笑而不语,只道:“天机不可强求,静待便是。” 悟空无奈,只得返回花果山,向观音复命。 观音叹道:“既如此,袈裟之事暂且搁置,取经之路不可停。 你等好生准备,三日后继续西行。” 悟空撇嘴,终究没再反驳。 姜妄这边,改造草原的工程已初见成效。 沃野千里,江河纵横,流民们在官员的带领下,开始耕种、建屋,草原上多了几分烟火气。 姜妄站在高坡上,俯瞰这片新生之地,心中生出一丝豪情。 他握紧崆峒印,喃喃道:“大唐的气运,人族的未来,或许……真的能改天换地。” 夕阳西下,姜妄的身影在余晖中拉得修长。 他转身,踏云而去,下一站,是吐蕃。 姜妄盘膝而坐,洞府内的微光大阵悄无声息地运转,灵气如丝如缕,化作氤氲雾气,缓缓没入他的身躯。 洞府四壁嵌满了灵石,晶莹剔透的光芒映照着他清俊的面容,眉宇间却带着一抹凝重。 他身周的灵气波动如潮水般起伏,每一次呼吸,都仿佛牵动天地间的某种韵律。 九转玄功第七转已然修成,体内力量如山呼海啸,磅礴浩荡,似要撑破这具肉身。 他闭目内视,元神沉入丹田,那里金光璀璨,一团团精纯的修为之力如星云盘旋,隐隐透出毁天灭地的威势。 他心中默默推算,修炼速度在微光大阵的加持下,已达近五百万倍,远超常人想象。 即便如此,欲以力证道,积累十亿修为直入圣境,仍需一百八十年的闭关苦修。 姜妄手指轻轻叩击膝头,发出清脆的声响,似在与自己对话。 这一百八十年,于凡人而言是几世轮回,于他却不过弹指一挥。 然,鸿钧的目光已然投来,那位高居紫霄宫的道祖,对九转玄功的关注如芒在背,令他心生警惕。 “九转玄功,果真是祸福相依。” 姜妄低声自语,声音在洞府内回荡,带着几分复杂。 他起身,缓步踱至洞府中央,脚下青石地面刻满了繁复的阵纹,隐隐与天地相连。 他抬手一挥,三百道流光自袖中飞出,化作三百道身影,尽是他的先锋部属。 这些身影皆是精锐,气势雄浑,各自领命,化作流光散去,奔赴西征、东灭、南伐之事宜。 姜妄目光悠长,望向洞府外那片混沌未明的天地,心中却已下定决心——暂缓干预人族事务,闭关保命,方是上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