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人希望他安心做个风流王爷,整天混迹在女子堆里。 年轻时候的柳如玉,完全可称得上美人。 柳如玉掩口一笑,“长安弟弟,还真是会说话。” 柳淑妍也说道,“长安说的没错,如玉妹妹的确是我见犹怜。” 这个时候,李长安突然说道,“我想去看看若若侄女儿!” 虽说童言无忌,柳如玉的嘴角还是抽了抽。 李长安才五岁,竟然就开始惦记一岁的小姑娘了。 不愧是抓周抓胭脂的人才。 五岁的李长安,正在一步步夯实自己的人设。 京都第一才女范若若,是李长安看剧时最喜欢的女角色。 现在的范若若,还在京都。 但是,她马上就要去澹州了。 到了澹州之后,范若若被范闲各种故事哄得团团转。 后来,哪怕范若若成了京都第一才女,都是范闲的脑残粉。 李长安既然来了,范若若就不用去澹州了。 以后她要做脑残粉的话,只能做我李长安的! 截胡嘛,当然要从娃娃抓起。 最简单的办法,让柳淑妍搞点方子,帮范若若调一调。 只要稍微拖一拖,让范家知道柳如玉对范若若视如己出就行了。 听到李长安想去范府,柳如玉当然欢迎了。 皇帝的弟弟去哪里,哪里就有面子啊。 李长安母子乘车前往范府的时候,一两马车也从皇宫中驶出。 马上之内,坐着已经是靖王的李治,和户部郎中范建。 此刻的李治,一脸的愁容。 “范建!你说陛下为什么要将诗词的事情,交给我啊!” 范建笑道,“当然要交给你了!” “你平日留恋勾栏,写诗作赋,大有才名!” 李治有苦难言,庆帝多疑,他也是自污。 当然,勾栏有妙处,他也很喜欢。 南庆最近又一次小败北齐,双方的谈判刚刚结束。 按照惯例,谈判结束之后要宴请北齐使团。 北齐人文雅,席间总喜欢吟诗作赋。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南庆大臣抓耳挠腮的时候。 北齐文坛,远远强于南庆。 李治气急败坏的说道,“你莫要幸灾乐祸!” “流晶河上的名曲儿,十首中有八首,都是传自北齐!” 见范健憋着坏笑,靖王对外面喊了一句。 “把京中几位才子,全部请到范府!” “本王今晚就住在范府,写不出三首好诗,本王就不离开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