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公子子兰-《牧兵》
第(2/3)页
“上官大夫!”张仪惊呼,来者居然是楚国上官大夫靳尚,这还真是巧啊。
张仪昔年曾在令尹昭阳府上做过门客,曾与靳尚有过一丝交情,进入郢都后早就想找他,却不料在此碰上。
靳尚其人,很有能力,为人八面玲珑,在楚国朝堂如鱼得水,因其总能猜中楚王之心思,投其所好。
张仪其实对靳尚颇为厌恶,只是靳尚这种人又不能得罪。因为他是典型的小人行径,睚眦必报。
子兰非常高兴,今日他听闻张仪出门,便猜测他会来此。故而提前而至,然后还约了上官大夫靳尚。
自从屈原担任左徒以来,子兰在楚王面前渐渐有些冷落。冷落些也就罢了,屈原竟然还在楚王面前指责他行径荒唐、不务正业,这让楚王非常生气。更因此,他曾被楚王罚闭门反省十日,那十日当真是度日如年啊。
绝对不能让屈原得势,一旦让他执掌楚国朝政,到时候来个变革变法,他的日子还怎么过。哪一次变法不是针对王公贵族,子兰因此感受到危急了。
只是,楚国上下对屈原十分爱戴,他一个公子又如何能成事呢。
三天前,他听闻秦相张仪来到郢都,心里便有了打算。他知道靳尚与张仪打过交道,因此便约靳尚一起到此,借助张仪的力量,让屈原失势。
靳尚落座后,与张仪一阵寒暄,然后觉得时机差不多,便对子兰使了下眼色。
子兰会意,终于打开话题:“不知秦相可见过左徒屈原。”
张仪心里暗喜,他见到靳尚的那一刻,心底便有个猜想,听到子兰提起屈原,知道自己所料不差,二人此行与屈原有关。
张仪脸上露出愁苦之色,显得十分抑郁:“哎,张仪此次前来,主要与楚国缔结盟约,以示友好。左徒执掌邦交,我几次令人递上文书商议结盟之时,却始终不得见左徒一面。”
子兰十分诧异,略微不忿:“秦相不远千里来郢都,屈原居然如此慢待视而不见,实在有失大国风度。若让其他诸侯知道,还会以为我楚人不懂礼仪呢。”
张仪嘴角闪过一丝笑意,连连点头:“公子所言极是,秦国素来与楚国友好,张仪不知何故得罪屈原,烦请公子与上官大夫指点一二,如何才能得见屈原,与其交好。”
靳尚笑而不语,只是喝酒,只听子兰言道:“秦相初来可能不知,屈原性情执拗,若是他认定的事情或是对某人有偏见,想要改变,极为困难。”
张仪愁眉苦脸:“那该如何是好,如果因为张仪之故,引得秦楚不合,那张仪罪过大了。”
张仪连连唉声叹气,装作困苦不已的样子。
靳尚及时开口:“秦相不必忧虑,屈原之所以不待见秦相,全因为一个人。”
张仪心里暗道:这靳尚果然老谋深算,心思深沉。不得体的话都让子兰说,自己一直默默不语。话快挑明了,才露出真实脸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