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站在麦田边上的马皇后和毛骧,看着眼前僵直在麦田里的背影,也是不由的跟着全身紧绷了起来。 当着皇帝的面,说皇帝圣明个屁? 这还得了? 马皇后看着这一幕,更是一双柳眉微皱,做好了随时为老农求情的准备。 她知道朱元璋说这番话的意思,那就是在夸狄芸的同时,也顺便往自己脸上贴点金。 可不曾想到,金子没贴成,倒是直接被硬生生的喷了一脸。 她希望朱元璋可以沉住气,但她也知道要他在这种时候沉住气,是真的很困难。 就连那句‘不知者不罪’,也只能用在老农不知道面前之人是皇帝,所以怠慢了皇帝这件事上。 而这老农却是指着应天府的方向,大大方方的骂皇帝。 因为不知道而怠慢,和故意的大不敬,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两回事。 马皇后想到这里,也是不自觉地目光凝重了起来。 也就在此刻,一缕微风吹过麦田,吹得麦穗摇摆,也吹得朱元璋这身富商打扮的华服摇摆。 唯有朱元璋却是依旧僵直如旗杆一般,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也就在那随风而来的麦香,才让他的脑子又‘活’了过来! 他看着面前这位,当着皇帝的面对皇帝大不敬的老农,真就是胸中大火直接就冲上了天灵感。 但他脑子里那么多的农民疾苦画面,又让他把这火气给降下来了一半。 也就是面前之人,拥有着老人和农民两大身份,才能让朱元璋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马皇后的劝谏,就自己把火气给降了下来。 毕竟老人是他来不及孝敬的父母缩影,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而这农民二字对他来说,则是曾经的自己! 要是面前之人是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官员和富商,绝对是脑袋搬家都是最轻刑罚! 当然,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朱元璋有错在先。 就目前他对狄芸的了解来看,不能说他狄芸没有错,只能说他有功也有过,还勉强算是功大于过。 甚至还可以算是他狄芸为了发展地方,不得已才犯了错! “咱确实是于洪武二年收复大同,可让这被蛮元践踏百年的大同富裕起来的人,却是他狄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