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技术工头突然开口反问道:“你们去过秦直道没有?” 朱元璋只是笑着说道:“行商的时候,去过那么一两次,真可以说是和长城一样的奇迹啊!” 毛骧等人只是跟着点了点头,就当他们曾经来回驰骋的秦直道,真的只是去过那么一两次吧! 技术工头点头道:“你有这样的感悟就对了,秦直道虽然也是夯土路,但却道路平整,千年不长草。” “就算下雨之后,也不会有过多的积水,也就不会出现容易陷车,和让马蹄打滑的泥泞路面。” “之所以千年不长草,就是因为炒土,既可以炒死里面的草种,还可以炒没了里面的肥养。” “然后,我们再在里面混入一些石灰,再把它给反复夯实,就可以达到虽然是土路,但也坚硬且不长草的效果了。” “至于路面的排水,其实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宽阔的路面,其实有一定的坡斜!” “再加上其本身也不会稍微淋雨就变成泥泞,只要不长时间积水,就能很快变干!” “再者说了,这混入的石灰,吸收那么点水,也只会让路面越来越坚固!” “当然,这混入石灰的量,就非常的考究了。” “下面的土层是硬石头,和下方的土层是软土,混入石灰的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 朱元璋等人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秦直道的‘核心技术机密’。 原来关键的工序,就在于炒土、混入石灰、夯实以及斜坡度。 在朱元璋看来,炒土的手艺,夯实的程度,以及斜坡度的掌握,都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亲自参与修建,稍微动点脑子就可以掌握。 可这混入石灰的量,就不是亲自参与加修建,就能掌握的了。 如果没有师傅教的话,就一辈子都掌握不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立即开口问道:“你知道什么路段,该加入多少石灰吗?” 技术工头摇头道:“唯一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就是我们狄大人。” “早在勘察路段的时候,他就为每个路段,定好了混入石灰的量,我们也只是照章办事。” “要是换个陌生的路段,我们也只有抓瞎的份儿!” 技术工头一说到,瞬间就来了精神。 他笑着说道:“我们狄大人真就是‘士农工商’,样样都在行啊!” “你说,他怎么就会那么多东西呢?” “就连早已失传的秦直道工艺,他都会?” “你说,是不是老天爷都在帮他,这才让当年主持修建秦直道的匠作大师,晚上托梦教了他?” 朱元璋听后,只是笑而不语。 他自然是不相信这些玄之又玄的事情,只以为这工艺根本就没有真的失传,只是他狄芸运气好,这才得到了真传而已。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继续问道:“你们就没问过你们狄大人,他怎么学会的?” “怎么没问过!” “他义正言辞的说,秦直道就是他主持修建的!” 说到这里,技术工头又立即笑着说道:“你信这笑话吗?” “我反正不会信这笑话!” “可有意思的是,我们狄大人说这种笑话的时候,还很喜欢一本正经的说。” “但凡他换一句稍微靠点谱的笑话,我们就信了!” 说到这里,技术工头还看向县衙的方向,笑着说道:“我们狄大人哪里都好,如果非要说个缺点的话,那就是他喜欢一本正经的说笑话了。” “......” 这技术工头一说起他们狄大人的话,就和其他人一样没个完。 朱元璋也不在意,因为他已经听到了,他想听的消息。 他完全不觉得狄芸不传授关键技术有错,反而觉得他做的很对。 他想着,考察结束之后,狄芸一定会亲手把这些技术,全都交给他这个皇帝陛下! 想到这里,心情大好的朱元璋,便直接站起来说道:“你还是让我们去炒土吧!” “特殊照顾得太明显,对你们狄大人不好。” 技术工头当即一愣,只觉得这人的思想觉悟很高啊! 他竟然会为了他们狄大人,求着去活受罪? 技术工头想到这里,只觉得这人和他们狄大人的关系一定不浅,只是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怎么就特殊照顾到他这里来了? “那,你们去吧!” “要是觉得累,随时可以换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