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狄大人的课让帝后受教,也让天下大儒全遭殃!-《大明:刚要处斩,万民血书告老朱》


    第(2/3)页

    “如果你们真的理解,真的做到了,就不会把透明琉璃杯放在这里了。”

    “孩子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好了,你们可以用琉璃杯来喝水了。”

    “你们可以不用衣食而发愁了!”

    “甚至,还在互相攀比,谁的杯子造型更好看?”

    “你们没有三岁以下的吧,也对曾经的苦日子,记忆犹新吧?”

    “怎么了?”

    “现在发展好了,就开始当土财主了?”

    “......”

    狄芸说到这里,几名家里条件好的,已经用上琉璃杯的孩子,就默默的低下了头。

    狄芸继续说道:“你们也学了这么久的历史了,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是历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我们的历史车轮。”

    “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发展地方,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但却不是为了让大家沉迷安乐。”

    “你们要做的,难道不是利用比别人更优渥的条件,学习更多的东西,将来也让大明的其他地方,变得也如此优渥吗?”

    “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现在,你们是发达了,可你们的作为还是穷的时候一样,只顾自己!”

    “如果我是你们,我就不会沉迷吃喝攀比,我会在自己过上好日子的同时,思考怎么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那该怎么做呢?”

    “我来告诉你们该怎么做!”

    “你们应该利用这比别的地方,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学习更多的知识!”

    “陛下重开科举之日,我相信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做,就一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别人想着在京为官,你们就该想着去最穷最苦的地方当官,然后利用你们在这里学到的知识,让那个地方变成第二个大同县,甚至比大同县还要好!”

    “这才叫做真正的‘达则兼济天下’!”

    说到这里,狄芸又轻叹一口气道:“我听其他的老师说,你们还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学堂,每天只教小半天的四书五经,却要花大半天的时间,教建筑、农业、工艺等技术学科。”

    “现在我就告诉你们!”

    “之所以让你们学小半天的四书五经,是因为这是老祖宗的传承,我们有责任去通过这些书,去认识自己的老祖宗!”

    “从而,再去思考我们该怎么走,我们这个民族又该怎么走!”

    “但是,那不是我们的生活!”

    “你只有学好了生活技能,才能保证独善其身的同时,不给你的国家添乱!”

    “而有志向科举的,那就全部好好的学,考上了功名,再掌握了这些技能,你才能去一个新的地方,带领其他的同胞过上好日子。”

    说到这里,狄芸又看向应天府的方向,用鄙视的语气说道:“你们自己说,我说得对不对?”

    “朝廷里的那些只懂四书五经,却什么技能没有的大儒,有你们的狄老师厉害吗?”

    “好了!”

    “现在,你们就告诉老师,你们是想独善其身,还是想兼济天下啊?”

    狄芸话音一落,那几个用琉璃水杯的学生,抱着水杯就走上讲台,还向狄芸承诺,在自己没本事之前,绝对不会用这种奢侈品。

    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先后开口,表明了自己的理想。

    “朝廷里那些腐儒,肯定不如老师了。”

    “老师说得对,我们应该什么都努力的学,如果能将来能考上,就自请去最穷最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有了这些技能,才能让当地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如果考不上怎么办?”

    “就是,如果考不上的话,就只能独善其身了!”

    狄芸淡笑道:“独善其身也不丢人,就便是考不上,你学了四书五经也没坏处,人人都会叫你一声‘先生’不是?”

    “再者说了,传承不是朝廷命官的责任,而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义务!”

    “不能做官,你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为自己的家乡出力!”

    “如果人人都为家乡出力,国家不也就更好了?”

    “这也算是独善其身的同时,间接的兼济天下了呀!”

    孩子们听到这里,也是瞬间就豁然开朗了,纷纷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学老祖宗的东西,也好好的学实用技能!

    到了最后,还全部同学一起说道:“老师,我们一定会力争兼济天下,保证独善其身!”

    “对,我们一定会力争兼济天下,保证独善其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