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走出向春坊,城中的暮色,已经渐渐落下。 开州府的喧嚣正随着这夜色渐渐熄灭,街头巷尾的繁华,也在一瞬间藏进了这无边的夜里。 风。 李晋自有记忆以来,这开州府,就是无风的。此刻的他,听着脸上的风,多少还有些不习惯。 同样不习惯的,还有这开州府的冬夜。 朔风习习,掠过京城的一切。风停在树上时,枝头的春芽随它涌动,风落在水面时,河中的微光与它呼应,风栖在檐下时,窗棱的积雪跟它飘曳,风抚过人心时,对生命、对自由的向往也被它唤醒。 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 在风的面前,万物都是平等的,一切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风带来了什么?是新的领悟、新的想象。风昭示着什么?是新的胸怀和重生的希望。 开州府的风也是如此。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灵乌萃於玄霄者,扶摇之力也;芳兰之芬烈者,清风之功也。 如果此时,开州府的风中有灵乌之精粹、或芳兰之芬芳,想必也可随这风散播得更远、更烈。 就像风中裹挟着向春坊姑娘们身上的脂粉末子。 笼罩这城市。 一个来路不明,却身揣皇室“咬金瓷”的女子,拥有离奇的“祝由术”,却不遗余力,殚精竭虑伺候衙府司军,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近玄医”。 而她的所作所为,看似目的随机,却都指向明确—— 唐楷观的尸体在武机局殓房停了七八日,仵作验了三遍,都无异样,偏偏小荧头天夜里去了,第二天被就发现涂了“雪松汁”,更加“巧合”的是,这雪松汁偏偏就是被张让垄断交易的稀罕物。 崔瞳来到武机局之前,游历四方学艺,就算他去过凉州,也极其正常,从未有人质疑,可阴差阳错被苏吉利用做了“自椿臼”,莫名其妙和叛乱扯上关系之后,小荧就偏要强调他受张让资助,有交集。 好好的中和节,一听说太子打消了对张让的顾虑,认定他是个纨绔子弟,便非要带我冒着风险去张让府中“看戏”,还偏偏就发现了张让和杜冲的造反图谋,让我不断向太子暗示张让的反心。 甚至用暗金碟逼死太医监,薛问临死前为保护太子不说是“梁王圣上”,而是写下“张让”二字,也极其符合常理。 原以为这些都是巧合。 现在理在一起,才发现。 这一切,居然只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姑娘,做下的布局? 公孙荧所做的一切,每一样都要把张让推到台前,每一件都暴露张让的反意。 可结果呢? 在“张让必反”甚嚣尘上,太子亲自下场与其较量之后,衙府司军一万五千兵力,此刻已经出城,正在去追张让部队的途中。 城中守军,空虚一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