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着王晶斌,主编眨了眨眼。 “主编,我们的文学报火了。” “准确的说,是陈易老师写的《匆匆》火了。” “不对,不对,《匆匆》火了,连带我们的文学报也火了。” 王晶斌刚说完。 这时。 文学报总编却是无比兴奋的走了过来:“刘一中,干的好。” “啊,总编,您怎么来了?” “哈哈哈,我是不想来,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你们编辑部干的不错。你知道吗,今天我可是收了几十家单位的电话,都说是要订我们的文学报。有的,还是一些比较大的机关单位。” 文学报总编无比的兴奋。 要知道。 《文学报》虽然销量也还可以。 但平时更多的是文艺群体,以及学校,教育机构,家长群体购买。 超出了这一些群体,购买的就比较少。 毕竟。 不是每人都需要文学报。 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文学报。 但现在。 在《匆匆》的影响下,这还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首先是一些单位打头,第一时间就订购了文学报。 别看几十家单位少。 这可一点也不少。 如果是一家大型单位的话,他旗下都有几百甚至上千家小型机构。 一不小心,这就几千份出去了。 …… 事实上。 《匆匆》只不过是导火索。 尽管此前不少人都因为这句话给刷屏了。 但是。 随着大家对于《匆匆》,对于《匆匆》作者的查询之下,不少读者却是发现。 《匆匆》的作者好像不只写了《匆匆》,还有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 “兄弟们,我发现匆匆的作者牛逼啊,他不只写了匆匆,而且还写了其他几篇散文。” “是吗,比起匆匆来呢?” “比起匆匆来,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有几篇我觉得比匆匆写得还好。” “我去,不会吧。” “骗大家做啥,来来来,给你们欣赏一下这篇他写的《春》。” 是的。 《匆匆》固然写得是极其好的。 但说实话。 此前几篇散文,写得也非常不错。 像《爬山虎的脚》《落生》《春》乃至《荷塘月色》,也都是写得极其优美。 “我草,竟然是真的。” “这篇《春》写得真好,啊啊啊,一点也不比匆匆差啊。” “还有这篇落生,写得朴实无华,但却印像深刻。” “好吧,我现在最为喜欢的不是匆匆了,而是这篇《荷塘月色》……我给大家朗读一下,曲曲折折的……” 不看不知道。 一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