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项目前期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一些杂事有张伟暂时兼任就完全足够了。 郭阳玩笑似的说道:“向总,准备给自己开多少工资啊?” 张伟也竖起来耳朵听起来。 反倒向天山这时有点羞涩,支支吾吾的,想了又想,才从嘴里憋出一个数字:“8…8000元?” 郭阳看着他扭捏的姿态,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看他这模样,向天山慌了,忙说道:“要不5000也行,但每个月得按时发工资。” 闻言,郭阳神色却严肃了起来,他想到了前世的两个同学。 一个学农的班级,全班42个人,最后却只有三个人选择了从事农业。 一个是他,选择了自己单干。 另外两个同学进了种植企业,不仅工作累、环境差、待遇也不高,更是常常面临拖欠工资、项目烂尾、老板跑路…… 其中一个同学六年换了五家公司,烂尾了三个项目,好在最后顺利考公上了岸…… 另外一个同学被某A股退市企业拖欠了14个月工资,最后在项目烂尾前夕精准离职并拿到了钱, 但转身又被拖欠了一年工资,这次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农林牧渔业在各大招聘网站的平均待遇更是常年垫底,地位稳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向天山的模样让他想到了这一行的艰难,年年都是一号文件,却迟迟难见起色。 “老向,工资说好了你定就是你定,8000一分不少,而且肯定按时发,另外吃住路费全包。” “盐碱地改良项目我就交给你了。” 向天山激动的握住了郭阳伸出来的手。 郭阳看他这模样,好奇的问道:“辉煌种业拖欠了你们几个月工资?” “五个月了。” “那这个公司不行啊。” “公司还可以,项目也是好项目,就是前期成本没控制好,投资方也迟迟看不到效益,不太愿意继续注资了。”向天山忍不住辩解道。 “你说,辉煌的人好挖过来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