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说给一帮人配上马他们就是骑兵的话,那为什么历史上训练骑兵会那么难? 还不是他不仅要训练战马,也要训练士兵,士兵不仅需要训练作战本领,也要训练对战马的操控,对队形的控制等等一系列项目。 这么多的科目加起来,没个两三年根本就掌握不到精髓。 如果都是一窝蜂的冲上去,但是床弩就能一次带走五六个,一片箭雨下去就能直接清空一片区域。 当然,难归难,对于现代化步兵来说,对上这种战斗,那是再简单不过的。 骑兵目标大,这意味着进一步的降低了他们的射击准度要求,不管是击中人还是击中战马,都能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而骑兵之间虽然有间距,但是从平面上看过去,那可是面前的都是人,他可不会因为前后位置不同就让你看出一条缝隙。 这也就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对于射击准度的要求,只要把枪口范围瞄准在地面以上,人脑袋以下这个区域内,只要对方进入射程之内,不管他在哪,总归会有倒霉蛋被击中的。 而匈奴战马的冲锋速度大约也就在每小时三十公里上下,折合下来就是每分钟五百米左右,每秒钟八米三左右。 而汉朝分为大步和小步,小步就是单腿跨出去一步,约莫七十厘米左右,左右各一步为大步,约莫一米四左右,也就是说汉人手中的枪,射程在一百四十米至二百米之间,只不过这个距离上的精准度就不用考虑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面前密密麻麻的都是人,这个时候还需要考虑精准度吗? 在换句话说,就算只有一百四十米,那么一个匈奴骑兵从进入射程开始冲到阵前,也需要大约十六秒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在他冲锋的这段路上,至少要躲过去四十八枪以上,就算这有点恐怖,直接来个腰斩,他也要躲过去二十枪以上才能冲到阵前。 所以说,在这种火力密度下,会有几个幸运儿能冲到阵前的? 就算还有漏网之鱼,就算敌人太密集根本来不及挨个点名,那不是还有小钢炮手榴弹呢嘛,那玩意儿虽然比不上火箭弹,但是在近距离上也是一个大杀器。 多的不说,搞死一匹马的能力还是有的。 所以,战场上一时之间出现了极其惨烈的一幕。 四百步左右的距离上,汉军的火箭弹不断的炮击这这一片区域,不断的打乱匈奴人的队形,让后面的骑兵不得不降低速度通过。 而这也直接的影响到了前面冲锋的人数和密度,从而降低了步兵的区域压力。 再加上近乎不要脸的射击密度,又导致了匈奴骑兵往往很难突破到五十米以内的距离。 而一直在后方观战的乌师庐也彻底的懵逼了,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他慌了,他真的慌了。 这哪是打仗啊? 这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快……快撤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