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忠武侯.....忠武伯今日便可归京,不若将他请进宫来?」 朱武城摆了摆手,说道:「要守规矩。」 董山暗暗一惊:「奴才下次不敢了。」 「凤藻宫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的话,自从锐士营被拆分的消息传开之后,太皇太后就将元妃娘娘接到了慈宁宫居住,每日一同用膳。」 朱武城点了点头,又问道:「朕的那些忠臣们都来了?」 董山:「是。」从袖中掏出一本奏折,奉了上去。 「谁的奏本?」 董山低下了头:「回陛下,左都御史梅盛的奏本。」 朱武城接过奏本看了起来,脸上掠过了一丝不悦,将手中的奏本一扔,「辞官?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员,朕的好臣子?!」 董山:「陛下千万不要动气,莫要伤了龙体。他们也是实在没有法子.....贾家已经跟所有的商户打了招呼,没人敢将东西卖给他们,城外的老百姓更不敢,这样下去,老人和妇孺肯定会出事.....」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又说道:「尚膳监每日寅时初从东便门将新鲜的果蔬鱼肉运进宫,崇文门大街是必经之路.....」…. 沉默了一阵子,朱武城说话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董山心中一惊,牙一咬:「要多久?!」 朱武城目光一闪:「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让人刻骨铭心,等他们撑不住了再说。」 董山:「是。老奴再启奏陛下,吴贵妃想出宫去探望吴国丈。」 朱武城沉默稍顷:「去,这件事你亲自去办,不要让太皇太后知道了。」 「是。」董山应声,退到门边,一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 船队在行走两天后,遇到了逆风,慢得像龟爬,好在已经进入了通州的地界,为了尽快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在李楠的苦苦哀求下,贾珝最终同意换乘马车进京,没办法,朝鲜王室太能作了,总是能给你一个惊喜,特别是那些女卷,若非抢救及时,好几个尸体都凉透了,总不能将她们扒光了吧,为了防止再出意外,李楠亲自去巡视,结果被这群女卷给拖进船舱了,差一点点就被所谓的翁主给玷污了。 贾珝合上贾赦的手书,对那亲兵说道:「你回去告诉老爷, 就说我已经知道了,让他们把心放在肚子里。」 「是。」 看着亲兵的身影消失后,贾珝回头对李楠道:「陛下已经归京了。」 见他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贾珝调侃地说道:「怎么,打了人家一巴掌,这会儿又魂不守舍了?」又指着身后马车问道:「现在离神京还远着呢,你老李要是有这个心思,我贾某人定成人之美,怎么样?」 此话一出,立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李楠有些恼羞,作为一个正经的读书人,华夷之辩那是深入骨髓里的,如今他却因为心太软差点被一群蛮夷给祸害了,这要是传出去了,他有何脸面面对自己的家人,面对自己的同僚,还有,若是对方污蔑自己,又该如何自辩? 「别误会,没有羞辱你的意思。刚才我的话还没说完,内阁和兵部早就定下了章程,李氏诛三族,那个什么翁主并不在名单上,不过肯定会被没入教坊司,成为贱籍。所以,你不要担心她污蔑你,根本没有人会提审他们。」 听贾珝这么一说,李楠的脸色好看了许多,虽说他打心里鄙视这些蛮夷,但对方毕竟是王族,若真的传出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就算皇帝相信自己,内阁也会为了朝廷的脸面将自己革职,自己好不容易才爬到这个位置,可不想就这么被断送了仕途。 「伯爷,既然如此,那您为何还要在意她们的生死,这一路搞得大家提心吊胆的。」 「哼!不是所有的文官都向你李大人这么明辨是非,顾全大局,若是路上死了一个人,他们能将咱俩给淹了。特别是都察院那群小人,等老子回去一定让他们知道厉害,让他们涨涨记性,不然我可不放心领兵出征。」…. 李楠嘴角扯了一下,接着苦笑了笑,劝道:「伯爷还是忍着点,若是闹大了,陛下未必会沉默。」 顿了顿,「咱们这位皇上要强,好面子....心思极重!」 贾珝看了他一会儿,转头大声说道:「跑起来,回京吃午饭!」 说完,一催战马,向神京奔去。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