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问你。” “今天我丢了这么大的面儿,效果如何?” 马伯阳问道。 “还行。” “不!” “准确的说,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经过今天的事情,我已经初步掌控了龙骑营。” “马驴头,今天的事情我要特别谢谢你。” 张睿十分诚恳的说道。 他说着,开始捡起筷子,吃了起来。 今天大宴上面,净喝酒水了。 其实没有吃饱。 “你有这个心就好。” “张睿,我也给你打听过了。龙骑营里面好像有咱们君上的眼线。具体是谁,我也不知道,但是你要小心。咱们这位君上,他不是什么好鸟,不讲信义。” “如今大明国败亡成这样,他的责任也占很大的因素。” “不少我大明国的有学之士,听说都已经被其他诸国所笼络,还有,近期,大宋和大唐以及其他的诸国都放出话来。他们愿意无无条件的接收我们大明国的官员、武将以及商人、百姓。” “我们都城的情况还因为君上,暂时没有多大的变化。” “不过,其他的地方,不少人都在悄悄的转移财产,准备逃亡其他的国家。” 马伯阳说道。 “马驴头,你这羊肉锅子,正宗,那里来的师傅,改天给我引荐一下。” “你不知道,我生平喜欢吃羊肉。” 张睿岔开话题,说道。 “行了。” “我不说了,知道你忠心爱国,不愿意听我说那位君上的坏话。” 马伯阳说道。 “马驴头,我劝你以后,少说这样的话,我们和别的人不同,我们是大明勋贵,和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纵然君上有些不是,但我们也要匡扶社稷。” “我的父亲让我卖田卖产业的捐款,也是为了拯救大明国。”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你说如果大明国亡了,我们这些勋贵的下场又会是什么?” “我们即使逃亡到他国,无依无靠的,没有权势庇护,我们又怎么过得和现在这样滋润?” 一侧的张睿耐心的劝说起来。 晓以利害。 拯救大明国,靠他一人之力,无异于杯水车薪,马伯阳作为鄂国公之子,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认同,也许能得到鄂国公的支持。 如今的朝堂上面,大明勋贵之中,以鄂国公和英国公为首,只是他们两人不对眼,争锋相对,否则,联手的话,整合诸勋贵的力量,也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 “这个?” “张睿,你说的有理,但是国之在事,于我们来说,有些遥远,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即可。” “至于其他的,有君上主事。” 马伯阳说道。 他嘴上这般的说,但是心里还是极认同张睿所说的话,大明国积弱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内讧所致。 文官集团和崇祯的博弈,勋贵集团又和文官集团不对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