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贤王朱代。 贤王朱代,如今不过三岁,太过年幼,储君之位,他没有资格参与竞选。 至于宁王朱瑞,今年十一岁,天资聪慧,又颇为勇武,过上数年,或许能担当大任。 福王朱硅最不成器,他是太子朱烺的同胞皇弟,行事荒唐,欺男霸女,名声恶劣,他根本也没有继承国君之位的资格。 朱瑞则是他新的希望。 这些年来,他亦在用心的培养朱瑞,希望他能不负所望,学有所成,未来能担得起大明国的“天”。 “君上,臣也是没有办法。” “我那长子张诚的身子骨不是很利索,难堪大任,换成普通的公侯,也就罢了,也能安度一生。” “不过,我英国公府担负着保卫家国的重任,历任的英国公都是要带兵上战场杀敌的,所以,我只能让次子张睿来担任世子,希望他将来沐浴君恩,沙场争锋,建功立业。” 张世泽说道。 “张爱卿,寡人知道你们历代的英国公,都是国之栋梁,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者不知凡几,你们于大明有大功。” “这些功勋,寡人一直铭记于心。” “这样,既然张诚不能充当武职,那么寡人欲授以他文官之职,如今都察院有不少空缺,你可愿意让令郎为国效力。” 崇祯看着张世泽说道。 之所以,赐下这样的恩典,一来为了补偿张睿刚刚的所挨的那十鞭,二来也是为了笼络英国公张世泽,令其沐浴龙恩,死心塌地的站在他的这一边。 这一次张世泽前往大榆县平叛,关系极为重大,不容有失。 “谢君上恩赐。” 一听崇祯赐官,张世泽当然是求之不得,没有推辞。 这一次请赐张睿为英国公,他总觉得对不住自己的长子,如果能够为后者谋个官职,在自己和张睿的帮衬下,未来指不定也能封爵。 纵然不能封爵,将来做个二品,三品的官员,也可谓是尊荣无限,衣食无忧,没有人胆敢欺负。 “好!” “王承恩,拟旨,令英国公长子张诚入都察院担任四品山东道监察御史。” “钦此。” 崇祯说道。 “诺!” 一边的王承恩赶紧命许翰林草拟诏书。 之后,加印用玺。 “臣谢过君上厚赐,我英国公上下一定以死报答君上。” 张世泽拱手谢恩。 “王承恩,让许世林再草拟一份诏书,册封张睿为英国公世子。” 崇祯说道。 “是!” 王承恩说道。 一边的崇祯看着张世泽,他想要从对方的脸上发现对方的内心世界,但却没有任何收获。 张世泽满脸的虔诚、敬畏,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让崇祯不由怀疑,难不成自己又开始多疑了,他又联想到,英国公府和他们王室的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最后,只能认定自己又多疑了。 一番小小的试探后,他对于英国公府越发的信任,所以,他会渐渐的重用英国公以及其他的大明勋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