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学《物理》的章鸿文(二合一)-《古代科举日常》


    第(2/3)页

    但这个职位,仍然震住了章鸿文,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高产水稻,去年在全国推广,种植了一季后产量出来,全国的百姓简直要疯了。就算买稻种的时候就是冲着高产量去的,但真种出这么高产量的水稻时,所有的谷仓都堆满了仍然还有许多稻谷堆在一旁的情景,不知有多少百姓痛哭流涕,跪在地上一个劲地朝京城方向磕头,感谢皇上和宁国长公主。有人还给宁国长公主立了长生牌。

    “公主和驸马来了。”姚书棋忽然站了起来,迎到门前。

    “鸿文兄。”杜锦宁看到章鸿文,抬手拱了拱,笑道,“没想到你会上京来。怎的不早写信告之?我也好派人去接你。”

    杜锦宁抬起头,朝齐慕远嫣然一笑。

    当时陆九渊等人还将信将疑。不过杜锦宁从来不空口白牙,她说的话都是十分靠谱的。教育部便赶紧请赵晤拟旨公布,要在去年的府试考这两门学科,当时由杜锦宁的印坊印出的《物理》、《化学》顿时被抢购一空,各书院也请到了教这两门课的老师。

    姚书棋很能理解他的心情。想当初,他也是这种反应啊。

    不过姚书棋作为公主府的管家,隐隐知道一点别人不知道的秘密:齐慕远绝不仅仅是大理寺右少卿,他在暗地里应该还有职位,而且这个职位比大理寺卿还要厉害,是朝庭里没多少人敢惹的存在。

    章鸿文受杜锦宁的影响,并没有成为依靠家人勒紧裤腰带供养的读书人,而是一面读书,一面想办法赚钱。他如今也小有家产,田地里去年也种了高产水稻,当收割稻谷的时候,他也是这感激涕零中的一员。

    在现代,语文历史地理考不及格,物理化学数学却恨不得次次满分的学生,大有人在。

    “章鸿文?”杜锦宁和齐慕远对视一眼,忙道,“快请,领他到外面厅堂稍坐,上好茶好点心。”

    章鸿文下意识站了起来,就看到台阶下走上来两个人。

    而另一人是个女子,眉眼如画,气质出尘,因为容貌和气质太过出众,让人一见就只注意到她的人,而忽略了她的穿着打扮。

    而兴宁水利,就是今年大宋的一件大事。以工代赈,让许多灾民得以活命就不说了。那大型水库和灌溉系统修好后,不仅灌溉了大面积的农田,让兴州许多旱地能被改良成水田,而且还有极大的泄洪作用,以后再有连续暴雨,也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了。又听说兴修水利的钱还是杜锦宁所种的稻种售卖所得,兴州百姓对她感恩戴德。在给水利给名字的时候,一定要加上宁国长公主的“宁”字。

    他去年考上举人,还有些飘飘然呢。毕竟二十来岁的举人,那也是不多见的。他觉得自己虽没有杜锦宁和齐慕远这些人那样天才,但跟当地的读书人比,他也算是厉害的了。

    “驸马现在是大理寺右少卿。”姚书棋道。

    当时会馆的人得知他是杜锦宁的同窗好友,还是同一个村的,对他的态度一下子就变得十分热络起来。他还以为杜锦宁好歹是桂省考出来状元,现在估计也做到了五品官的位置,会馆的人才会知道她。现在想想,人家完全是因为杜锦宁如今的身份地位及不凡成就。

    大理寺右少卿,正四品官,再往上升就是大理寺卿了,以齐慕远的年纪,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升到这个官职,也是极厉害的人物了。

    这女子,在街上遇见,别人要说她是杜锦宁,他半点都不会信。可现在姚书棋都直接指出她是杜锦宁了,章鸿文只好竭力把她跟他曾经认识的那个杜锦宁联系起来。这么一对印,他赫然发现,这还真是杜锦宁!

    杜锦宁望着同样满脸紧张的齐慕远,吐了吐舌头,被春禾搀扶着进里间去了。

    “齐慕远呢?他现在是什么职位了?”他问道。

    这个消息对于某些考生来说,简直是天降鸿福。

    而如果这些人生在古代,那真叫生不逢时,任你是爱迪生转世,都不一定能考上秀才。

    齐慕远朝章鸿文笑着点了点头。

    去年府试,《物理》、《化学》取“优”的人,今年就可以到京城来,参加恩科考试,朝庭会根据需要录取相应的人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