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邓县,荆州军最大的营帐中,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手持一部兵书,正在津津有味的读着。 他姓王名威,乃三万荆州军的主将。 虽然武艺一般,但十分喜欢读书。荆州军的将士,暗地里都称呼他为‘书呆子将军’。同时,他也是荆州的‘三大名将’之一。 其余两人为蔡瑁和黄祖。 王威的堂姐嫁给了蔡瑁。是而,他的身上,自然而然的也就打上了蔡氏的‘标签’。 也正是蔡瑁的大力推荐,他才能获得如此位置。 这位置,绝对是此时的荆州的第一‘肥缺’。 荆州各世家,都派弟子参加此战。身为最高统帅,王威的‘好处’,岂能少了? 可是,王威坐在这个位置上,却并不开心。 原因无他,这些世家弟子,根本看不起他。 在世家子弟的眼中,他王威,还是差了点底蕴的。 若蔡瑁当这个统帅,就没那么多事了。荆州世家的第一人在此,谁敢‘扎刺’? 若仅仅如此,王威还不至于这么难过。毕竟,他是出来打仗的,而不是出来享受的,只要手下的将士们听话就行。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 此时的荆州军中,一半人马是专门负责护卫这些世家子弟的。剩下的一万五千人马,也是各自为政。 王威真正能调动的力量,除了自己的两千亲兵营之外,就剩下蔡家的八千襄阳军了。而且,调动之前,还要经过蔡勋的同意。 对面的袁术,少说也有五万人马。 这让王威如何不‘难过’? 于是乎,王威只好采用最保守的策略——步步为营,大军缓慢行进。 整整一日,才刚刚到达南阳郡最南侧的县城,邓县。 以后的路,可怎么办啊... 就在此时,蔡勋求见。同时,告诉了王威的亲兵一个秘密,他是来‘献计’的。 王威听后,大喜过望。 真是打盹有人送枕头啊! 蔡勋兄,好人啊! 王威对着帐外喊道:“快请!” 蔡勋听后,大步而入。 都是‘自家人’,蔡勋也爽快。一见面,便直奔主题。将黄御的计策,一丝不拉的说了出来。 王威听后,大吃一惊。 这一计若成了,他王威的名字,必将响遍中原。若不幸败了,他也能及时止损,保住剩下的世家子弟。 成可扬名天下,败亦有退路可走。 一举两得! 漂亮啊! 这蔡勋,思考问题,何时变得如此周全了? 王威暂时没有深究这个问题的意思,只是当场同意了蔡勋的计策。 ...... 第二日清晨,出征的命令传下来了。 两千江夏军为先锋,六千襄阳军为主力,轻装简行,出发。 由于黄御提前告诉了江夏军都督苏飞和大哥黄射一声,是而,此次出征,没有受到丝毫阻拦。 轻轻松松的,黄御便带着两千烈虎营的人马出发了。与他兵合一处的,还有文聘带领的一千名襄阳军铁熊营将士。 路上,文聘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原因无他,此战过后,被调往江夏军之事,他已经知晓了。 人往高处走。 他文聘本是襄阳军中的一个军候,背靠蔡家,前途有望。 可是,不知这黄御从哪里听说了自己的名字,送了点礼,把自己弄去江夏军了。最主要的是,这黄御还是个庶子,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的状态,怎么提拔自己? 这是误人子弟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