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儒这小计策,在关键的时候,真的很管用啊。 ...... 黄御将守卫六安县的重任,交给了徐晃。 他自己则带着剩余的大军,朝着郡治舒县而去。 舒县之内,当刘勋得到了六安县失守的消息,立即变成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刘晔闻讯而来。 刘勋一见到刘晔,立即嚎啕大哭了起来。 一边哭,一边说道:“子扬,都怪我,没有听你的话,才弄成了现在的这幅局面。 你可一定要帮我啊! 现在,我谁的话都不信了,就信你的!” 刘晔在心中,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刘晔问道:“主公,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 吾只想问你,你打算如何解决此事? 是立即弃城逃亡,还是聚兵守城?” 刘勋思索了片刻之后,道:“袁公路对我不薄。他将庐江郡交给我,我却没有替他守住。 我对不起他,没脸见他。 身为一八尺男儿,我不能逃走! 我决定了,我要聚兵守城,战至最后一刻。” 刘晔微微一笑,道:“既然主公能如此想,那此事,就好办多了。我有一计,或许,能退敌。” 刘勋一脸着急的说道:“你快讲,我定遵从。” 刘晔:“请主公立即下令,将安丰县的军队撤回来。同时,在舒县城中,趁江夏军未到达之时,大量的囤积粮草。做完这些之后,请主公立即给袁术和孙策去信两封,向他们求援。” 刘勋面带诧异之色,说道:“给袁术去信求援,我能理解。毕竟,他是扬州刺史。虽然我对不起他,丢了庐江郡。但是,他不能坐视不管。只是,给孙策去信求援,这又是为何?” 刘晔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孙策此子,虽然年幼,但志在天下。 现在的他,回到了江东。那就是龙回大海,将来,必会有一番作为。 庐江郡之地,虽不富庶,但称之为‘江东门户’,也不为过。 这种时候,孙策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黄御拿下庐江郡。 毕竟,凭着江夏军的强悍,若长期驻扎在庐江郡,那和将孙策封在江东,有何区别? 对一个胸怀天下之人来说,这是不允许的。 现在,江夏军和我们庐江军争夺庐江郡,正是最适合击败江夏军的时候。也是最适合军队出动的时候。 我想,那孙策不会不心动的。” 刘勋不解的问道:“子扬,若孙策击败了江夏军。那岂不是相当于我们‘引狼入室’,将庐江郡拱手相让了?” 刘晔微微一笑,道:“孙策心怀天下,那黄御,也不是个善茬。两虎相斗,不管那一只取得了胜利,剩下的那一只,定然是伤痕累累的。这个时候,若我们出兵了,谁能抵挡? ‘老虎’怎么了? 受伤的老虎,有何惧怕?” 刘勋:“妙计,妙计。子扬,你真乃我的恩人。我这就按照你说的,写信求援。” ...... 另一边,六安县到舒县的路上。 李儒找到黄御,对其说道:“主公,现在的刘勋,如瓮中之鳖。我们要防备他的‘狗急跳墙’啊。” 黄御面色凝重的问道:“文优,你的意思是...安丰县?他要放孙策进来,和我们争夺一番?” 李儒:“正是!” “刘勋兵强马壮之时,要时刻防备孙策的反扑。 在安丰县屯兵,正是此意。 可是现在,孙策已经不重要了。 他来,对刘勋来说,可能是最好的。 毕竟,现在的庐江郡,已经很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