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刚刚当上庐江郡的‘实权太守’的黄御,还未正式举行盛大的就职仪式,便开始处理庐江郡的繁忙公务了。 破而后立,百废待兴。 现在的庐江郡,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白纸,等待着黄御的书写描画。 未到午时,黄御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北面的袁术,应刘勋之求援,出兵了。 袁术令孙策之舅吴景为主将,麾下官吏惠衢为长史,率领一万水军,三万步军,渡江而来。 听到这消息,黄御的第一反应是抱怨。 艹,真不公平! 老子穿越多年,奋斗多年,拼死拼活的,才好不容易攒下了不到一万人马的家底。 这个袁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大手一挥,便是轻而易举的出动了四万人马。 浪费啊! 虽然双方的兵马质量有所差距。但是,三万多的人马差额,足以弥补任何差距。 都是‘二代’,这待遇,有点大啊! 当然,这些只是黄御心中的‘独自抱怨’罢了。 他和袁术的差距,他还是知道的。 首先,人家袁术是嫡子,再就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人子弟遍布天下。 这岂是他黄御一个小小的安陆黄氏的庶子能比拟的? 门户、身份,这些东西,虽然看不着,摸不到。但是,却极大的影响了这个世界。 收起了思绪,黄御当即传令,让在舒县城中的主要军官及李儒、司马懿、李严三人,速来郡府议事。 片刻之后,众人到齐。 左侧站着的是三名文人——李儒,司马懿,李严。右侧站着的是四名武将——黄忠,魏延,周泰,甘宁。 黄御见后,脱口而出道:“就这些人吗?” 李儒出列,回道:“文聘将军和蒋钦司马在安丰县,邓豹将军在临湖县,苏飞将军在襄安县,徐晃将军,在赶来的路上,明日夜间到达。” 黄御‘哦’了一声之后,道:“那开始吧。” 话音落下,司马懿出列,将袁术来袭的情况,大声地告诉了大家。 待其说完之后,李严的脸上,便布满了忧愁。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身为黄御的‘大管家’,黄御的情况,他是最清楚不过了。 黄御此时的人马,一共有一万六千余人。 不仅要看守整个庐江郡,而且,还要分出一部分的人马来,看守俘虏。 本身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如何抵挡袁术的数万大军? 而另一边,黄忠等一干武将,却是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 又要打仗了,老子的军功,又要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