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惠衢的投降,仿佛按下了加速键。 仅用了一个时辰,袁术的三万大军便缓缓投降了。 不是四万,而是三万。因为那一万人马,在‘破虏营’及江夏军的刀下,或死或伤。 甘宁部人马有限,只能占领那三驾楼船。 本来,是这么计划的。 可惠衢投降了,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数百条战船,大部分皆降。 为了让自己现在以及以后更好的活着,惠衢在此事上,真的很用心了。 当黄御知道了此事,一边感叹甘宁这无与伦比的运气。 老子都亲自带人打生打死的了,没想到,让你捡了便宜。 一边表现出对惠衢的极强不满。 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安排,大势未去,你怎么就率先投降了呢? 同时,在黄御的心中,不自觉地浮现出宋朝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弱的原因。 归根结底,出在‘以文抑武’的方案上。 虽然它能有效的减少武将叛变的机会,但是,却极大的降低了武将的血性。让这些没什么骨气的文人指挥军队,不战而降,岂不是常态? 毕竟,对武人来说,打输了是耻辱,是断了自己的前途。 对文人来说,自己的能力在治理地方,内部斗争上。打仗,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强项。输了就输了。反正是朝廷的军队,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至于前途...无论最后是谁当了皇帝,只要自己能拿出有效的政绩,自己依然能够高高在上,位极人臣。 自己风风光光的站在别人的头顶上时,谁会在乎自己的过去? 就算在乎了,他敢说吗? 自己有一百种方法弄死他... 三万多袁术军俘虏,再加上原庐江郡的两万多俘虏,让黄御很头疼。 是而,他不得不提起笔,向黄祖求援。 当‘密信’送到了江夏郡的安陆县黄氏府邸中,黄祖刚看了一句,便传下了军令。 “全军集合!袁公路不要脸,以大欺小,竟然敢欺负我儿子? 老子这就率军杀到寿春县,打他个鼻青脸肿。” 江夏军迅速集结。 黄祖继续往下看,脸上的表情,突然‘丰富多彩’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