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银秋城,衙门。 衙役看着汪汝迁来,仔细一看、差点不认识。 这青色暗纹圆领袍,将人衬的玉树临风,没有比他更好看的了。 尤其冬天,这一抹青色,让衙门都风骚起来! 果然,衙门里没汪汝迁就不行,这才几天、就快乱套了。 老吏看到汪汝迁、就像看到救星、拉着他就走。 另一个、过来抢人。 门外又来一个人,直接找知县:“州尊那儿有些事,想借汪景伯一用,不知可行?” 知州来借人,知县不行也不能说啊。 汪汝迁不在,知县都头大,叫他来吧。 一群人看着。 汪汝迁觉得,他可能会被瓜分。对于他这样一个偷师的人来说,其实是好事。但他至少要记恩,是县衙给了他这个机会。 县衙不给机会很正常,只要几个人排挤,他就别想如鱼得水。给机会才是难得的。 所以,汪汝迁和知州的人说:“承蒙抬爱,不胜惶恐。实在德薄才疏,县尊及诸位不弃,小子才能跻身于此。前辈贤能,小子尚不及十一。” 他还需要好好偷师,等县衙学完了再去州衙不迟。 州尊真要人,不论要哪个都好,对他们或许是不错的机会。 一些人想到这儿,对汪汝迁更感激了。 年轻人有能力不骄矜,其实他们、光论资历就很不错。 州衙的人无语,以为抬举他?是叫他去干活的。 要过年,州衙也是有很多活儿。 海州、管的是一州,除掉各县管的事,到州衙还有一大堆。 听说这么一个能干的,知州就想借过去用用。 这也不好强抢,毕竟有丁家那些混账抢人在先。你说他们抢个屁啊,都是傻哔玩意儿。 衙门有人来了,挺急的事儿。 几个衙役抓着汪汝迁就跑。 知县看这意思,纠结半天,只能让一步:“要不、让汪景伯下午去?” 州衙的人想想、也行,先回去这么交代。 知县找着汪汝迁,叹息:“你辛苦一些,到小年就轻松了。” 毕竟也是挺好的机会,知县不想耽误他。 汪汝迁不说辛苦。 一群人拉着他干活,一边安抚:“年轻人,多干一点。” “到州衙,机灵一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