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清明时节雨刷刷,跑批一天累日塌。 清明这天、天挺好的,还没到三月,花开得娇,枝头嫩。 野蔓一行六人,策马狂奔,一天下来倒是真的累。 几匹马给养的,能日行八百,人却有点吃不消。 大家找个驿铺休息。 越往北感觉挺明显,不是凉快,而是没海州那个气氛。 这官道边上、人还是不少的,大家都在忙,少了海州那个繁荣。 虽说海州不如以前了,但这几年、也还行。 大的、或许是郭家扛着孟家、大家一齐拦住孟家,尤家出了挺多的事;小的、或许是海城县环境还不错,街上干净,想吃什么用什么都能买到。 或者做什么都能卖出去,有银子了自然也会买。 这种活、活力、是别的地方很少有。 驿铺不太干净,几人一块动手,收拾干净了,晚上就在这儿。 天擦黑,驿铺又来了一些人。 一群人、看着野蔓这边六人、六马、挺显眼。 不过,野蔓几人全是男装、青袍、披风。 看不出底细,也不像难搞的样子。 来了人就各占一方,各歇各的。 其中一拨、四个男子、壮汉,很自信,一会儿喝上酒。 一个豪爽的汉子、招呼大家:“要来点酒吗?” 野蔓是醇厚的男声:“出门在外,小心为上。” 男子哈哈大笑:“习惯了,就喝一点。” 野蔓这边都是吃干粮,骑马赶路,多的东西是一点没带。至于干粮、吃一个月没问题。 那几个喝了酒,话就贼多,把驿铺的人都带动了,听不懂的除外。 话题很快到了眼下最火的立皇太子一事。 那喝了酒、知道的多、一点不小心:“事情是这样的:杨大郎使劲到仁寿宫献殷勤,郭太后还是谁都不理。” 王素宁听懂了,咯咯直乐。 那八卦的、更开心:“宁王妃和孩子一直在仁寿宫。杨大郎的妾生了一子,他就抱着儿子去见郭太后。后来,郭太后就说了一句,该立皇太子了。” 野蔓附和:“立了皇太子,就不会瞎折腾、去打搅老圣人修道。” 哈哈哈众人都笑! 那八卦的、更乐的不行:“后来,杨大郎又抱着儿子,去赵国公府。” 野蔓说:“妾生子要大行其道了?” 众人愈发笑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