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齐鲁大地,山水轮廓分明,有绵延起伏似群龙之险峻奇峰,亦有蜿蜒百转风光秀丽之碧水。 天色渐晚,晚霞染红半边天。 天地间仿佛只剩一条火线般的金黄色,洒落满山。 山上树林密集,一座庄园伫立在乡间平原。 少顷,最后一抹斜阳落下,皓月初升,夜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偶尔有飞鸟惊起,划出道道优美弧线,如同天籁奏响。 “呼!” 一声悲伤悠扬曲乐,从那庄园中传来,回荡于乡间原野中。 随之响起的还有一声声和着节拍的鼓点与唱诗,仿佛是在为了什么人践行送别,让这晚风又增添了一抹萧瑟。 庄园内,一个洒脱不羁的身影打着节拍,时而对着皎洁残月高声唱喝,时而仰头长叹。 他身穿白衣,头戴玉冠,发髻散而不邋。月华下,长发披肩,虽不复年少,却依旧英气十足。 在周围几位友人看来,他眉宇间却有着说不出的落寞凄然,仿佛是在为了自己人生而感慨。 一曲毕,众人纷纷鼓掌赞叹,称赞年轻男子才情绝伦。 “太白兄,请满饮此杯!” 有人举杯,向白衣男子遥遥示意。 白衣男子也不推辞,端杯仰脖而尽,放下酒盏后,便起身拱手对众人道:“今日与诸位一别,也许是天各一方、再难相见,望诸位多珍重。” “哎,这世上最苦不过离别!” 一位朋友叹息道。 其余人闻言也是默然,神色间充满惆怅与不舍。 白衣男子又道:“能够结识诸位,白,已然三生有幸,唯求诸君日后多多保重。今日——不醉不休!” 话音刚落,众人也不犹豫,纷纷端起酒杯畅饮。 酒至酣处,忽有一友人开腔问道:“太白兄,此去欲往何处去?不如寻位节度府自荐幕僚,韬光养晦,静待天时?” 白衣男子闻言微微停顿片刻,想起自己曾诩济世之才、布衣卿相,却在入长安后因为一身傲骨,而被权贵打压,落魄至此。 他是谁?他可是李太白!诗中仙、酒中仙,才华横溢,一身傲骨、志比天高,岂肯受人摆弄。 白衣男子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澹笑着说道:“与其醉心名利,不如寄情山水之间,自由自在,逍遥快活。” “那就让太白兄为我大唐盛世再添几篇盛世华章!” 那位友人见白衣男子不再为‘赐金而还’之事忧愁,也由衷为他的洒脱而喜,笑着举杯贺道。 “那是当然!” 李太白也端起杯子,仰首一饮而尽。 “太白兄欲往哪座名山大川?” “我听闻一友人谈论吴越天姥山,山在云雾中,忽明忽暗间或有人可以看见,当是仙家圣地也。此行,我欲南游吴越……” 酒至酣处,众人闻言纷纷起哄:待太白兄日后赏得美景,勿要忘了吾等,千万作诗寄与我等…… “哈哈,何须日后?” 李太白朗声大笑,一手执壶,一手拿着酒杯,在空中画出一个山形,带着醉意大声道:“取纸笔来,吾今日当于梦中神游天姥,为诸位作诗……” 众人见状纷纷叫好,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抢着要看白衣男子作诗。 李太白摇晃着醉醺醺的脑袋,也是豪爽大笑,接过友人递上的纸笔。 “诸位且看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随着李太白写出这句诗词,周遭酒兴上头的友人们只觉得此刻已经身处天姥山间,在云雾之中漫步。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 李太白念到一半突然止住,不满地摇晃着手中的酒壶,随后将纸笔往地上一扔,摇摇晃晃站了起来。 酒意上头,他双腿一软,差点跌倒。 一旁的友人连忙伸出双手扶他。 “太白兄……” “酒呢?酒呢!取酒来,无酒何来好诗?” 李太白醉眼朦胧地嚷嚷着。 有人赶紧取来酒壶,他仰头灌酒,直到将酒葫芦里的酒全都喝完,这才重新坐下。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此刻,身处酒劲中,李太白只觉得眼前的天姥山突然转换,云雾缭绕中一处仙家洞府若隐若现。 “这是......仙境吗?” 李太白醉眼迷蒙地抬头看向远方。 在他的视野中,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