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佳音和徐子衿天未亮就赶回小羊县,因为徐子衿的阿娘出事儿了。 高玉簪想陪她们一起去,结果陛下在宫中设宴。 高母正亲自为高玉簪理着杏色绣玉兰的宫装裙摆,指尖拂过裙角的珍珠流苏,轻声叮嘱:“入宫后紧跟阿姐,不可乱看乱走,见了陛下和娘娘要行万福礼,膝盖弯到三分即可,别像在家似的毛躁。” 高玉簪攥着袖中的暖玉锦盒,鬓边插着支赤金点翠步摇,对着铜镜转了圈,裙摆如绽放的玉兰,“阿娘放心,阿姐教过我礼仪,错不了。” 高静姝穿着水绿色绣竹纹的褙子,正将支碧玉簪插在发间,闻言回头笑:“咱们长命今日像画里走出来的,保管陛下见了都夸。” 高致远已换好藏青朝服,玉带束腰,身姿挺拔。 他站在廊下看女儿们梳妆,对长子高鹭道:“入宫后谨言慎行,少饮酒,多留意殿下们的言谈。” 高鹭穿着银灰色骑射服改制的常服,郑重颔首:“爹放心,儿子记下了。” 临行前,兰夫人将个暖手炉塞进高玉簪袖中:“殿内虽暖,终究不如家里自在,冷了就焐焐。”指尖触到女儿微凉的手,又添了句,“若见了燕世子,不必拘谨,他母亲与我是旧识。”高玉簪面色如常,轻轻“嗯”了声。 暮色四合时,高府的马车停在午门外。 内侍引着众人入宫,青石板路覆着薄雪,两侧宫灯如昼,映得朱红宫墙愈发庄重。 高玉簪跟着父母拾级而上,裙摆扫过汉白玉台阶,发出细碎的声响,心也跟着怦怦跳。 至太和殿前,已有不少权贵等候。 钟鸣三响,内侍唱喏:“陛下皇后驾到——”众人皆敛声屏气,屈膝跪地。 高玉簪跟着父母伏身,额头轻触冰凉的地面,听见龙靴踏过金砖的声响由远及近。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洪亮沉稳。 众人依序起身,高玉簪垂着眼帘,余光瞥见御座上明黄的龙袍与凤袍,心头一紧。 皇帝目光扫过众人,落在高致远身上:“高将军不日便赴北境” 高致远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回陛下,臣已整装待发。” “北境苦寒,辛苦你了。”皇帝温声道,“家眷在京,朕会照拂,你且安心戍边。”又看向兰夫人,“高夫人教养子女有方,前日军营报来,鹭儿骑射皆优,是块好料子。” 兰夫人屈膝谢恩:“谢陛下隆恩,皆赖陛下栽培。” 皇帝的目光最终落在高玉簪身上,见她虽怯生生的,却身姿端正,笑道:“这便是你家二小姐?瞧着灵秀得很,及笄了吗?” 高玉簪忙屈膝行万福礼,声音清脆:“回陛下,臣女去年便及笈了。” “好,好。”皇帝颔首,“高将军为国操劳,子女教养得宜,赏高府云锦十匹,玉如意一对。” 众人再次跪拜谢恩,山呼“万岁”。 高玉簪随着人流起身时,指尖已沁出薄汗,却莫名松了口气。 内侍引着众人入宴厅,殿内暖意如春,檀香袅袅。 正上方设龙椅凤座,两侧依品级设席,皇子公主列于左侧上首,权贵命妇列于右侧。高家人被引至右侧中段,与杜家相邻。 高玉簪刚坐下,便悄悄打量四周。 太子坐在皇子首位,穿着明黄常服,面容方正,正与身旁的太傅低语,神色稳重。 二皇子燕澈月坐在次位,月白色锦袍,手里把玩着玉佩,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高家人,眼底装着几分深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