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开玩笑,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他妈不是我研制出的钓鱼竿所用的材质吗?工业大摸底,竟然还需要这个?”李小贤此刻是多少有点懵逼的。 上一次拒绝了皮特先生的压榨行为,他心里肉疼了好久。 犹豫了好几次想要重新联系对方,忍痛想要用对方的心理价位来完成这笔生意。没得办法,人要吃饭,偌大的厂子也需要运转。 当时头脑一发热,李小贤通过黑科技系统将钓鱼竿的生产线拉了好几个,正儿八经准备打一个翻身仗。 谁曾想,生意鸡飞蛋打,李小贤现在心里头正发愁仓库里那好几万根的钓鱼竿不知道怎么处理呢。 而现在,龙国竟然需要? 该不会是我看错了吧。 李小贤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仔细的对比着报纸上的各种参数指标,可他不看还好说,一看顿时麻爪了。 就这参数,就这指标? 连自己的钓鱼竿的一半也比不上啊,这真不会是有人对他搞的恶作剧?没必要下这么大本吧,玩死自己对别人能有什么好处? 不如试试? 李小贤想了一下,没有继续思想摇摆。 试试总不要钱,这也算是配合国家工作嘛,虽然他不觉得自个儿的钓鱼竿有什么稀奇,万一上头那些大领导们不识货呢。 一旦看上了他的钓鱼竿,那他堆满仓库的钓鱼竿不就有出路了吗? 便宜点也成啊。 说做就做,李小贤也没犹豫,直接将自己钓鱼竿的各项参数都整理了一下,然后去库房随手挑了一根当样品,直接按照接收的地址给寄了过去。 做完这一切,李小贤也没放在心上。 准备继续琢磨着如何打开钓鱼竿的销路,顺便通过系统继续提升一下各项数据,不打无准备的仗嘛。 就在李小贤寄出钓鱼竿的第三天,西城某科研院材料室。 一个三十来岁的研究员正在伏案工作,有条不紊的处理着西城各个民营企业递交上来的资料参数做仔细排查。 作为工业摸底的核查单位,徐海洋的工作繁重,不但要仔细的核对出各个民营企业递交上来的资料参数做细致对比,还有兼任回信的工作,感谢各个企业对于响应国家号召的配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