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太子走出御书房后,便回了东宫。 太子太傅正在东宫书房查阅太子近几日的功课。 “太傅久侯,学生回来了。”小太子恭敬朝太傅行礼。 “为陛下办事,太子不必客气。既回来了,那便开始今日的课业吧,今日,我们继续昨日地《春秋》。” “太傅,今日这篇《隐公元年》学生已经记下: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小太子逐字背下今日的课文。 太傅满意地抚了抚稀疏地山羊胡。 “出去办事,也未曾落下功课,不错不错。那今日课文的含义可懂了?” “学生才疏学浅,略猜得一二,太傅请听:隐公本是鲁惠公庶子,因太子允年幼而摄政,隐公虽理朝政但不可继位。说明根据制度,君位可立长立嫡,但君位万不可私相授受。爵位需经天子认可,不可自封......” 太傅边听边点头,十分满意。 “殿下理解不错,但为人君者还需注意:春秋礼法约束众人,循历继承也是不可忽视。但君者更为重要的是一心为民,殿下要谨记,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小太子恭敬一拜:“太傅所言极是,学生必定铭记于心。” 太傅瞧着得意门生,微微含笑:“既如此,那今日便早些结束吧。” 小太子忙道:“太傅,学生今日之所以急着提前背下课文,是有另一课想学,望太傅教授。” 太傅停下收书地手:“哦?殿下想学什么?” 小太子唯一斟酌,答到:“太傅,您刚刚说,民如水,君如舟。学生,想学治水。” 太傅略一思索:“治水乃是为君之道的民生之本,确实是该学。但,现下殿下还小,学习此问有些为时尚早。” 小太子含笑。 “太傅,我朝以农为本,农以水重。若水不稳则粮不丰,粮不丰则民不安,民不安则国将乱。若国乱,学生学这春秋礼法又有何用呢?” 太傅坐在椅上,轻轻点着手边的《春秋》。 约莫片刻,满意地笑道:“学生既有所求,为师者岂有不应得道理。明日起,半日礼教,半日治水如何?” 小太子拜道:“太傅,今日还未到下学时间,礼教已学,尚有些时辰,不若从现在便学吧。” 太傅笑道:“如此好学,为师便从尚书的《大禹贡》讲起吧......” 望着专注的太子,太傅抚着胡须:[太子聪慧仁厚,得君如此,天下之幸啊。] 而小太子埋头苦学:[死脑子,快记啊,不足九个月的时间了,我可不想死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