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有的豪绅地主,不论大小,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买地。 地产才是生财之道,是能流传后世的家产,自然是越多越好。 寻常时节,卖田卖地,是会被人骂败家的。 想买也不是那么容易。 但……这是荒年。 还是普通百姓时,陈丰田一遇荒年就指天骂地; 可现在,他反倒觉得偶尔碰上荒年也不错。 荒年里,人们才愿意拿地抵押借粮。 这个冬天,他已经借出去近百石粟米。 等明年开春,那些人还得借粮种。 可那些饿疯的百姓,哪里算的明白账。 按照九出十三归的利息算,明年要不是个十几年难得一见的大丰收。 在他这这里挂名的田,大部分都该归陈家了。 唯独可惜的是,村里最肥沃的两亩良田还在江有林手里。 本来,江田都已经上门,准备借一冬的粟米了。 谁想到,江尘半月之间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卖了一冬口粮的泼皮,变成了村里的‘本事人’ 这变化,让陈丰田都有些措手不及。 陈玉堂点头表示同意,正要转身离开,却又停下:“张爹,三坡又上门了,说家里没粮过冬,想支些铜钱。” 陈丰田皱眉:“给他拿二斤粟米,别让他再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