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刚缓缓握紧那枚弹壳,金属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痛。 远处又传来一声枪响,另一顶钢盔应声洞穿。 “通知各部队军代表。”他声音沙哑,“明天全部到红星厂开现场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红星厂就迎来了建厂以来最隆重的场面。 十几辆军车和吉普排成长龙,赵刚副部长带着东北各部队的军代表,踩着积雪走进厂院。 “这就是造出那种子弹的地方?” 某兵团军需处长打量着简陋的车间,“比想象中还朴素。” 赵刚没接话,目光直接找到正在调试设备的陈致远:“陈厂长,今天咱们开门见山,现场试制,现场测试。让大家都看看你们的真本事。” 突然,厂外又传来汽车声。 两辆伏尔加轿车在不远处停下,伊万诺夫带着专家团不请自来。 “赵副部长,不介意我们学习一下吧?” 伊万诺夫笑得像只狐狸,“听说贵厂有了技术突破,正好交流交流。” 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军代表们交换着眼神,毛熊人消息也太灵通了! 陈致远不动声色地朝周大山点点头:“开始吧。” 第一项是弹壳冲压。当看到用坦克发动机改装的冲压机一次成型出无缝弹壳时,一位老军代表激动得差点摔了茶杯:“这工艺,赶上米国人的水平了!” 第二项是底火装配。林梅操作着离心式压装机,每秒钟稳定产出三发底火。 某机械化师军需官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密度均匀!这比毛熊原装货还规整!” 最后是实弹测试。 当新子弹连续击穿三顶苏制钢盔时,现场响起一片倒抽冷气声。 赵刚猛地站起身:“每月五十万发,能不能保证?” “能。”陈致远回答得斩钉截铁,“但需要无缝钢管和电解铜。” “给你!”赵刚当场签字,“再追加二十吨铜料!” 就在这时,伊万诺夫突然插话:“等等。赵副部长,这种非标弹药是否符合华约标准还要验证!”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陈致远,“毕竟安全第一。”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