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致远平静地回答,“我们的下一个目标,造出它,然后把它,装到我们自己设计的战斗机上。” 全场哗然。 造飞机?还是喷气式飞机?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们刚刚才解决了炮管钢的问题,现在就要一步登天去搞航空发动机? 这跨度也太大了! “陈院长,”老专家站了起来,语气带着尊重但更多的是质疑,“恕我直言,这不可能。我们没有高温合金,没有精密铸造技术,更没有相关的试验设备。这不是靠热情就能解决的问题。” “没有,就去造。” 陈致远的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所有的议论,“高温合金的配方,我有。精密铸造的工艺,我来设计。试验设备,我们自己建。各位要做的,就是把图纸上的每一个零件,变成现实。”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平静而坚定:“国家把第七研究院交给我们,不是让我们来讨论‘可不可能’的。是让我们来解决‘如何做到’。” 没有人再说话。他们看着这个比在场大多数人都要年轻的院长,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那不是来自职位,而是来自他所掌握的,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远见。 项目代号——“长空”。 整个第七研究院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陈致远提供的镍基高温合金配方,让炼钢车间夜夜炉火通明。 他设计的离心铸造法,解决了涡轮叶片的精密成型难题。 一座巨大的发动机试车台,在山谷的另一头拔地而起。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最高层的密切关注。 李振几乎每周都会亲自打来电话询问进度,任何研究院需要的材料和人才,都在最短时间内从全国调集到位。 半年后,第一台涡喷发动机样机组装完成。 老将军和李振,再次亲自来到了第七研究院,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几位空军的将领。 他们站在新建的、厚达数米的钢筋混凝土观察室里,神情凝重地看着窗外试车台上的那个庞然大物。 “致远,有把握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