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技术的战场-《军工霸主:从红星厂开始铸剑强国》


    第(2/3)页

    而它的冶炼技术,被西方国家列为最高级别的技术机密。

    “我们国内的炮钢,强度不够。”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扶着眼镜,满脸愁容,“如果强行制造,别说52倍径,恐怕连45倍径都撑不住,打不了几发,炮管就会出现永久形变,甚至有炸膛的危险!”

    问题,很快被上报到了赵刚那里。

    这位新上任的军备部副部长,看着那份材料清单,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清单了。

    自从“凤凰模式”让世界看到了共和国的潜力后,曾经那种还能钻空子的技术封锁,瞬间收紧了。

    几天后,赵刚亲自来到了第七研究院,表情严肃地找到了陈致远。

    “致远,情况比我们想的要麻烦。”

    他将一份文件递了过去,“我们尝试通过多个渠道,向西德、瑞典、奥地利等国家求购这种特种炮钢。结果,要么是直接拒绝,要么就开出了一个我们无法接受的天价。”

    陈致远翻看着文件,眼神越来越冷。

    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对方的报价:每吨钢材的价格,是国际市场价的十倍!

    而且,对方还提出了极其苛刻的附加条款:必须以美元现金结算,不得用于军事目的,并且要接受他们派驻的“技术顾问”进行全程监督。

    “这不是交易,这是勒索和羞辱!”

    孟山将军得知消息后,在办公室里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桌子上,“他们就是想卡住我们的脖子,看我们造不出好东西!”

    “他们越是这样,就越证明致远你的方向是对的,打到他们的痛处了。”

    赵刚的语气反而冷静了下来,“但是,将军,我们现在需要这种钢。没有它,‘雷神之锤’就是一张废纸。”

    会议室里,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这是最冰冷的现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