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春祭之前-《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3/3)页

    不过他们没有皇后,所以这亲蚕礼也就不举办了。

    “先生啊,那是上古时期的规矩了,如今改了。”太子殿下告诉温润:“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将先农祭坛建于耤田之中,梁武帝萧衍在先农祭坛东边建望耕台,用于观看大臣演耕。唐代在长安建先农坛,坛高十尺、周长四十步。宋代,在东京建先农坛,坛高九尺,周长还是四十步。”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后,经过权衡利弊,决定采用儒家礼法治国,其中“耤田享先农”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忽必烈在大内厚载门附近,开辟耤田以举行农耕之仪。

    至大三年,元武宗依照唐宋之制,又在大都东郊开辟耤田千亩,仿照社稷坛形制及祭礼建造先农坛与先蚕坛,制定先农祭礼。

    先农坛与先蚕坛高五尺、阔十一步,嗯,他给缩小了范围,四面有棂星门。

    将先农坛与先蚕坛一并建在耤田中是元代的独创。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称帝之后的第二年,即下令在国都南京城西南,为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城隍等诸神修建山川坛,在山川坛内西南位置,仿唐宋时期的规制,建造了先农坛,并首次确定耤田的面积为一亩三分地。

    而本朝承袭前朝的制度居多,这“一亩三分地”也给继承了。

    “我倒不是怕种地,我是怕表现得不好,我没跟我父皇一起耕地过,而且我记得,我父皇母后在我小的时候,也是去举办祭奠的,也耕地养蚕,但好像是表演一样,您也说了,哪有穿广袖长袍耕地的啊?”太子也郁闷呢。

    温润眼珠子转了转:“我有个办法,就怕你不敢。”

    “什么办法?”太子殿下对他这个先生,可是很期待的。

    “你附耳过来。”温润跟太子殿下唧唧呱呱了半天,太子殿下犹豫了一下:“这能行吗?”

    “我就说你不敢吧?”温润斜眼看他。

    “那就这么办!”太子殿下一拍巴掌:“反正头一次去,本殿下什么样儿,他们还敢说我不成?”

    于是,太子殿下秘密的吩咐阿吉公公去办事,又让照顾他的姑姑们做了几个针线活儿。

    选秀的时间,定在了耕耤礼举办之后,端午节过去的五月十五日。

    不过在此之前,很多秀女已经启程来京。

    毕竟春耕是大事情,不能因为选秀而耽误。

    每年正月,礼部要奏请皇帝确定祭祀日期,一般在二、三月间的亥日之前就定了下来。

    而在祭祀前两日,皇帝和参与祭祀的王公大臣开始斋戒,礼部尚书到牺牲所察看祭祀牲畜的情况。

    祭祀前一天还需扫坛并检视耕种器具。

    皇上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王珺跟温润都算在了陪同人员名单之内。

    温润一开始还紧张兮兮的问王珺:“该不是让你带兵护驾吧?”

    “没,这是大内跟九门提督的差事。”王珺解释了一下:“再不济,那也是五城兵马司的事情。”

    他一个京畿大营的大将军,没圣旨,敢带兵入京城?

    吃饱了撑的还是另有所图啊?

    温润这才放心,不过他很好奇,古代的皇帝下田,有多隆重啊?

    然后他就见到了。

    春耕的时候,温润他们就参加了皇帝的耕耤礼。

    后半夜,温润睡的正香,王珺就已经起来了,他先收拾妥当,又把温润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这么早,干什么去啊?”温润才不想起来,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就该睡觉:“今天不上朝。”

    “今天是不上朝,但是今天去耕地。”王珺把人折腾起来,没等人睁开眼睛,先把热毛巾敷脸上了:“擦擦,起来吃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