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做寿,问事-《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2/3)页

    王珺磨墨,温润挥毫:

    《老山长六十八大寿题诗》

    教书育人几多载;桃李芬芳天下闻。

    纵使白发鬓边长;亦有朱紫满园春。

    这首诗,不仅祝老山长寿诞,还叙述了他的功绩,更祝福了他教出来的学子们,一个个都能高中不说,还能都官途亨通。

    朱紫之色,只有高官才能穿这个颜色的官袍。

    “好!”老山长拍了拍巴掌。

    “好!”其他人也跟着叫好。

    温润这一首诗写完了,还有其他人,也有表现好的,不过不管是谁作的诗词歌赋,老山长都叫人誊录了下来,组成了一个诗集,名字就叫《老山长六十八大寿题诗》,直接把温润的诗词放在了第一位不说,还以他诗的名字,命名了这个诗集。

    但是大家都没说什么。

    这可是个蹭名气的好机会。

    加上这可是大鸿升酒楼,温润在这里还有股份呢,后厨知道这是给老山长做寿的席面,特意做的好菜。

    什么唐菜、宋菜的,名字都十分文雅。

    除了那些温润在故纸堆里头,翻出来的菜肴之外,还有一些名贵的食材,做成的菜肴。

    比如鱼池,就做成了九天翅!

    佛跳墙,因为福州话,这佛跳墙其实叫“福寿全”……。

    六道肉菜,八道素菜,吃的都是蒸成了寿桃的面粉桃子。

    其实就是造型奇特的馒头,不过有一位已经是知州了的学生,亲手给老山长做了一碗长寿面,这位老学长,温润都得叫前辈。

    “当年学生家贫,一日三餐都不济,是老山长您,每日给学生带两个馒头一只鸡腿儿,或者是咸鸭蛋,让学生能有东西饱肚,也有书本可以饱读。”知州学长弯腰将一碗长寿面送到老山长的面前:“这一碗面,学生敬您!”

    “好,好孩子!”老山长激动地接过面,吃了起来:“好吃,好吃!好孩子,好面。”

    王珺不太明白,温润告诉他:“知州学长,是当年老山长资助读书的,后来一路考上去,四十岁了才当上了知州。”

    知州不是什么主官。

    而他四十岁,才当上这么一个官儿,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这个官职在宋代才有,是委派朝臣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

    原意为“暂行主持本军本州事务”。

    到了元代州分上、中、下三等,上州长官称“州尹”,中、下州长官称“知州”。

    等到了前朝的时候,以知州为州的长官,掌一州政务,本朝沿袭前朝的制度,同样有知州这个官位,但是知州有两种,一为直隶州知州,地位稍低于知府,等同于副知府的意思,而且一旦有什么事情,知府没了,知州就能顶上;一为散州知州,地位与知县相当。

    这么一看的话,这位知州学长,肯定不是什么直隶的知州,是个散州的知州,跟知县一样的地位。

    “原来如此。”王珺叹了口气:“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这知州跟知州,还不一样啊!”

    他以为都一样呢。

    “哪儿能一样呢。”温润摇了摇头:“这位知州学长,也是个厉害人,能以贫家子弟的身份,当了个知州,不错了。”

    哪怕是个散州的知州,权利也就一个县令那么大,但是品级在那里摆着,好歹比县令高那么一二级。

    寿宴大家过得很开心,老山长很满意:“一群学生,有美酒佳肴,无丝竹乱耳。”

    温润没要人请什么歌舞伎,更没有什么戏班子,只有在靠窗边的位置,摆放了长方桌子,上头有文房四宝,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发挥自己的兴趣。

    比如作诗,比如作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