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回京之路:山西-《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3/3)页

    白薯这东西产量一般,而且也不是正儿八经的粮食。

    古代的土地,必须保证八成都要种植的是粮食,其次是一成的菜,一成的杂粮。

    垦荒的土地不算在内,所以大家积极垦荒,种植一些蔬菜啊,杂粮的,反正朝廷不管,只需要熟田里种植的粮食就行。

    一般人家都会用荒地种菜,大白菜啊,萝卜之类的产量高、份量足的菜。

    再有一些黄豆、大蒜之类的东西,农家也就吃这些东西最多了。

    白薯也有人种植,但不多,大面积种植更不可能。

    “那也不能一直没人知道啊?这么好的东西,荒地都能种植,还能当饿。”太子殿下现在眼睛宽广的很,对民生也十分的在意。

    他种过地,知道百姓们,土里刨食儿的不容易,如果能多一个果腹的东西,那么天下就能少一些饥荒。

    “去看看就知道了。”温润告诉他:“我们走一趟晋阳吧。”

    “好!”太子殿下点头。

    俩人都这么说了,他们的队伍就直接改了路线,第二天,浈水知府就来了,温润动用了自己的钦差权利,把老家那位在别处任职知州的老学长,弄来了浈水府,等浈水知府升任巡抚,那位老学长就担任知府这个职位了。

    从一个穷乡僻壤的知州,调任来浈水府这么一个风水宝地,老学长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有为自己在做梦呢。

    他上头没人的,也没什么背景,一切都靠自己的努力,如今半辈子过去,他早已经淡然面对官场了,没想到还有被提拔的一天。

    浈水知府知道这人是钦差大人的老学长,也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且毫无保留的交接了手上的职位,那个时候,温润他们已经去了太原,但范沈帮主,对这位预备知府大人,更热情三分。

    温润下了调令之后,就将一切事物拜托给了浈水知府,然后跟太子殿下一起,启程往山西走。

    因为心里有事情的关系,他们在沿途没有多做停留,路过的每一个府城,他们都只是两天就走人。

    期间也不是没人献殷勤,但都被太子殿下言辞拒绝了。

    倒是京城来了消息,说皇上给二皇子,封了个郡王:良郡王。

    “郡王?”太子殿下皱了皱眉头:“他才多大?就成了郡王?”

    温润也没想明白:“按理来说,太子比二皇子大了那么多岁,在你登上大宝之前,二皇子最多也就能成个郡王,等你登基之后,再给兄弟封个亲王,就像皇上,现在还有两个小兄弟,也才是郡王而已。”

    说实话,那俩王爷,神隐的很,至今为止,温润都没跟他们说过什么话。

    除了过年都没见过他们俩出门……就新春大宴上见过几次。

    他们俩跟太子也没什么交情,宗人府的宗正都跟他们俩不熟悉。

    “父皇在想什么?给了二皇子如此高的位置。”太子殿下想不明白:“是要跟我争吗?”

    “相差年纪那么大,怎么争?”温润摇了摇头:“如果皇上对你忌惮的话,倒是可以这么做,关键是,皇上不可能对你忌惮。”

    皇上年过半百了,就这么一个长大成人了的儿子,又是元后嫡出的长子,太子殿下身上没有任何的污点,皇上是傻了才会想另立旁人。

    再说二皇子那么小,能看出来什么呀?不至于这个时候就着急给他造势。

    “还是宫里有什么变故?”太子殿下摸了摸下巴:“我们腊月就回京,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嗯。”温润点头:“现在我们先去太原再说,理由都是现成的,去看望先帝的那些老卒们,估计也没剩下几个了。”

    先帝那个时期的老卒,现在算一算,最年轻的也得七十岁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