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之敬解释:“如果凶手使用大量乙醚致使死者重度昏迷,这个分量的乙醚是很难消除的,后续毒理分析就会检验出来,但是这并没有被检验出来,因此凶手只能使用少量乙醚。” 又一刑警提出自己的看法:“轻度昏迷也能对死者进行上吊自杀的伪装。” “这并不能让凶手成功伪装,轻度昏迷的情况下,人还存在一定的知觉,轻度昏迷的界定大概是人吃了安民药的程度一样,人会浑浑噩噩,但对于外界一定的刺激,还是能做出相应的反抗,上吊造成机械性窒息的这种行为,在轻度昏迷的情况下,人是会做出强烈的反应,鉴于死者死亡的位置,这样的反应很可能会让死者挣扎而摔下楼。” 郑凯提出看法:“摔下楼也没有问题,死者被吊死在高处,也许只是凑巧。” “已知死者的死亡时间是96小时,这种情况的尸检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很多痕迹都会被消除,如果是即时发现死者,人为的痕迹就会马上暴露,这是凶手考虑到的一点,因此我的假设十分合理。” 沈之敬又说:“另外死者脖子的勒痕只有一条,显示细胞仍有活动迹象象,因此死者在上吊时,人还没有正式死亡,也不可能在平地勒死再用尼龙网吊上去,否则就会产生多条勒痕,因此判断死者在上吊时,一定是陷入重度昏迷,根据死者死因的种种迹象,死者只能是出现过敏性休克,才会导致丧失行动力,为凶手提供了可操作的便利。” 他的说明把所有疑问都包括了,让在场的刑警还没有疑问前就把问题吞回肚子里。 麦洋问:“那凶手对死者注射的是什么药物,法医那边有没有指向性的答案?” 沈之敬答:“有,根据死者血液氧含量偏低,毒理鉴定检测不出来,这两点条件,凶手应该是对死者注射胰岛素。” 听见他的话,大伙都皱起眉头,这个说法可不太乐观。 郑凯说:“这……鉴定都检测不出来,能当证据吗?” “可以的,我已经将死者大脑组织送去做病理分析,你那边对唐铭的背景调查,有没有查到他身边存在这方面的病人或者医护人员之类的。” 郑凯仔细一想,摇了摇头,“没有。” 有人说:“那或许是他从哪个渠道拿到的,这药网上能买吗?” 沈之敬眉头深锁,“网上是能买,不过需要的条件必须有病例和医生开的处方,而且我不认为凶手会通过网络购买,那样会留下太多痕迹,只要我们对凶手调查便会知道。”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刑警纷纷猜测,“找别人带购?” “你觉得死者是怎么死的?就是因为他知道太多秘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