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斗诗(1)-《小富即安》
第(2/3)页
太平这才放心下来。看看渐渐有人开始写了。忙拉了一把薛黎。“我要去准备了。你也仔细些。”
“知道知道。”薛黎不在意地挥挥手。让她找地方去背小抄。自己则优哉游哉地走过去听诗了。
笑嘻嘻地‘女’孩子们写完诗之后。并不是像后世那样毫无美感地直接将纸张‘交’上去。而是细心地将其叠成各种形状地方胜。再‘交’由‘侍’从用托盘呈到皇后案前。唐代地诗歌都是配曲。可以当场‘吟’唱。所以待皇后拆开阅览完毕。拣文采地好地诗。就会命其在众人面前‘吟’唱。然后再觉较谁优有谁劣。
薛黎以前没怎么见过这种场合。所以当下十分感兴趣。看地津津有味。正好她又坐在武后地下首。便顺便帮皇后拆起方胜来。这是初唐时期。唐诗还处在发展中。格律都尚未成熟。所以连那些饱学之士都没有什么好著作。更何况这些闺阁‘女’子呢。因此在薛黎这种阅遍唐诗名篇地人眼里。那些大作都跟小孩子地顺口溜一样幼稚。所以即使看到所谓最好地诗。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自古文臣跟武将都不怎么对盘,所以在这小小的赛诗会上两方也泾渭分明。一般来说诗作做的不错的大多数都是文官家的‘女’儿,要不然就是世家大族。因为这个时候的书籍还是很珍贵的资源,只有那些累世的大家族,才会有许多珍贵的藏书供子‘女’学习研究,所以这种书墨传世的家庭培养起来的孩子在文学修养上普遍会比其它普通家庭的孩子高很多。相对的,这个时候的武将大多数都是穷苦出身,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门’阀士族把握了文化,在教育子‘女’方面就侧重武多过于文了。
武将辛辛苦苦一刀一剑拼来的功勋,回来却要被那些握笔杆子的家伙指手画脚,自然看文官心中不爽。而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这堆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莽夫竟然可以跟自己平起平坐,真是耻辱,所以文官看武官也觉得碍眼。虽然在皇帝的制衡下,双方在大问题上还算‘精’诚合作,可是在小事情上互别苗头那是免不了的了。这种观念不但在朝堂上有,也遗传给了家人。
“不过是些连音韵平仄都分不清的莽夫,还敢妄论诗赋,真是笑死人了。要是你能做出一首平仄和韵的七言,我看连猪都能唱黄钟大吕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刻薄的嘲笑着站在对面的对手。
这话还真是刻薄,薛黎撑着脑袋想,虽然刚才那个‘女’孩子唱的是惨不忍睹,可是看到她站在那里泪水涟涟的样子,你也不至于这样落井下石吧。既然赢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何必这样穷追猛打。
“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做两句酸诗!连一石弓都拉不起的人,还敢勇武世无双,真是不嫌丢脸!徒会称勇却不知勇为何物,我看你才是那个猪猡!”武将那边立马又有与那个‘女’孩子‘交’好的姑娘前来出头。
薛黎有些受不了的看着那群已经吵成一团的人,然后看着笑意盈盈坐在上首的皇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难道你就不管管?”
“管什么?”武后一边拆着方胜,一边明知故问。
“她们啊,这样吵吵嚷嚷的多难看。”她不接话,薛黎只有自己继续说下去。
“难看?怎么会。小孩子家‘精’力旺盛,吵吵嚷嚷的可以加深感情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