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赛诗会的结果-《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这位天下最有权势的帝王如今只有四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之时。他的相貌颇有几分清秀,只是精神委糜,明显有些没睡好觉。

    但饶是如此,从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久居上位的凛然气势,却依然让人不禁生出敬怕之意。

    “洛琪,从你所述,这宇文明应该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但诗词做得好,还能对科举考试提出如此中肯的意见。朕听皇儿所说,此人不过十二岁,如此年轻便能有此见识,实属难得!”杨广仔细听洛琪述说之后,却是沉着说道。

    杨洛琪这时却轻叹了一口气道:“宇文明这人才华是有的,但却有些贪花好色,极象其父。女儿在正宴开始前,先举行了一个行酒令活动。没想到这宇文明竟然以出恭为借口,丢下同伴,跑出去和长孙家的小女儿长孙无垢幽会,两人在后花园的假山旁谈了许久,后来还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将他找回来的。不然只怕正宴上也见不到他了。如此好色之人,就算再有才,只怕也不能将他提升至高位。”

    宇文明如果在这里,肯定哭都哭不出来了,他绝对想不到自己在洛琪公主心目中,竟然是如此形象。

    “那任用宇文明之事,以后再说吧,他反正也还小,看看以后会不会改变吧!”杨广听洛琪说如此一说,便是将宇文明的事暂且放下。然后又问道:“那从各大世家子弟的反应来看,他们会支持科举吗?”

    杨洛琪这时俏脸一寒道:“父皇,从赛诗会上的反应看,参会者几乎都要求科举考试只在世家子弟中进行。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如果寒门子弟和平民也都参加,那竞争的激烈程度便大了许多。而许多世家子弟早就学业荒废,武业疏松。真的和别人一起同场考试,只怕落怕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这便是他们都不赞成的原因。”

    “这可由不得他们!废除九品中正制,不分士族庶族,世家寒门,皆一视同仁,同场竞技,这是朕早就定下的方针,岂能因为这些世家子弟反对就改变呢?”杨广语气微怒道。

    杨洛琪自然知道自己父皇的想法,她这时微微一颔首道:“父皇不必动怒,其实女儿发现,这些世家子弟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就科举考试这件事上,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反对的。但其中还是有些现象,让女儿发现他们之间也有许多矛盾。”

    “哦?是什么现象?”杨广一听,也有些好奇。

    “那些明确表态,科举考试只能在豪门士族中进行的世家子弟。多是在家族中比较受宠,春风得意的嫡子。因为他们肯定可以得到家族的举荐,入朝为官问题不大。可那些庶子的反对态度就不那么坚决,甚至象宇文明这样的私生子,还支持科举考试,因为家族的举荐不知道几时才轮得到他们,而科举考试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绕开家族,直接向父皇效忠,入朝为官的机会!”杨洛琪这时冷静地分析道。

    杨广听闻之后,顿时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

    杨洛琪端起身边的茶杯,浅饮了一口之后,又继续说道:“与此相似的是:象独孤家、宇文家、元家、李家等关陇门阀的大家族子弟,皆发言反对让寒门子弟参加科举。而以裴家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以崔家为代表的河东士族,以及关陇门阀中的小家族,如长孙家、尉迟家等,就没有发言表示反对。”

    “这是自然的,现在朝中官员中,倒有七成出自关陇门阀。虽然朕已经在全力提拔关陇门阀以外的官员,如裴矩、裴蕴、虞世基等。但他们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不能与关陇门阀抗衡。所以,搞所有平民子弟都能参加的科举考试,对于他们这些家族来说,正是多了一个机会,怎么可能会反对呢?”杨广轻轻捻了捻颌下长须,面带微笑地说道。

    “那父皇的意思,这科举考试还是要继续推行下去了?”杨洛琪俏眸一转,轻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