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宇文述透露的秘密-《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当然,后面的推断也是宇文明到了后来才明白过来的。

    见宇文明坐直了身子,露出一副聆听的神情,宇文述方满意地说道:“明儿,你可听好了……”

    说罢,他方一五一十地将关陇贵族兴起的原因,以及推断杨广现在的考虑讲了出来。让宇文明越听越是震惊,因为这都是他以前没有了解到过的史料。

    原来,隋文帝杨坚便是依靠关陇贵族的支持,夺取了北周的江山,所以给予了关陇贵族很大的权力,大隋开国之初,无论朝廷还是军队,几乎都被关陇贵族中的各大家族把持着,而他们互相之间既有斗争,也在联姻,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利益集团。

    当然,杨坚后来也想对其有所限制。开皇六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了自北魏以来的家兵制,命各大门阀的数万家兵都改回本姓,不准再跟家主姓,于是家兵制便渐渐消失,门阀贵族们失去了那些只知有家主,不知有皇帝的私兵。

    不过,这些旧习一时之间却是难以根除。不久之后,关陇贵族中又兴盛起了认假子热潮,各门阀的家主和主要成员,见到寒门出身的子弟,凡是武功高强或者文采出众的,都想方设法,威胁利诱认其为假子。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表面上是其义子,但因为这些义子都要随义父姓,并听从义父的命令,实际上也就成了从前家兵制的一种变形。

    好在这些假子数量不多,关陇门阀也不敢像家兵那样,用武器铠甲武装这些假子,于是杨坚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管这件事。但是他这一放纵,却是产生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这些年轻的假子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了起来。

    假子中的很多人后来并不是被门阀贵族收养在府中,而是随着隋军四处打仗,被征调入了军队之中,然后又因功升为了军官,转而控制住了军权,这才造成了严重后果。

    这些假子,再加上原本关陇贵族的子弟,他们在军队中现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几乎主导了所在的军队,牢牢控制住了军权。这样一来,就让关陇贵族的根基更加稳固了,想动他们很难,非常容易激起判乱,就连如此雄才大略的杨坚也奈何不得。

    听到这里,宇文明方明白过来,原来宇文家和其他的关陇门阀早成了皇帝的眼中钉。在杨坚和杨广父子看来,关陇门阀就是一头伏在自己身边的老虎,不知道何时就要反噬主人。

    “其实,从圣上连续让裴矩和裴蕴两人入阁为相,便可见他是要扶持山东士族来对抗我们关陇门阀了!毕竟七个相国之中,竟然有两人来自同一个家族,这不要说是大隋,就是前朝和西魏时期,都从未有过的事!”宇文述叹息道。

    他说的相,自然不是宰相,而是指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朝中习惯性的将尚书令、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七人称之为相国。

    而尚书令则为右相,是诸相之首,处理朝廷一般行政事务。而皇帝则处理重大的事务。这一制度在杨坚当皇帝时,执行得较好。但自杨广登基以后,却是形同虚设,杨广是一个工作狂,几乎什么大小事务,他想插手就插手。让相国们更象是他的顾问,而不是内阁成员。

    接着,宇文述又谈起了山东士族,这让宇文明不禁树起了耳朵,在赛诗会时,他就对裴矩印象颇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