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杨广的犹豫-《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眼下吐谷浑、高丽皆已击溃,新罗和济及辽东草原各部又构不成对隋朝的威胁(他还不知道辽东北部草原各部和新罗、济皆已被灭),不如另选信得过的将领去接替辽东留守职务,并在辽东设置郡县,将其纳入地方编制,则大隋又可多得一处类似吐谷浑的领地。
然后他便推荐了陈棱,称其虽然打仗不行,但对朝廷毕竟一直忠心耿耿,且不是关陇门阀,出身江南世家,在军中资历深,官场经验亦很丰富,去辽东任留守绰绰有余,可容其戴罪立功。至于宇明,由于其曾出使突厥,对该部情况非常熟悉。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可将他调回东都,筹备对突厥的作战。
杨广一听,也觉甚有道理,他骨里就对宇阀信不过,只不过见宇化及和宇明这两年来也还算老实,并未露出反叛之意,尤其是宇明,反而为他屡立大功,所以才略微放心。
但他也认为,时间一长,就算宇明本人没有贰心,但在部属和家族长辈的鼓动之下,也不免有成为第二个杨玄感的可能。眼下听裴矩一说,顿觉如此安排方更妥当一些。
宇化及在旁边听见,顿时有些急了,之前他和长孙无忌都收到了宇明派人传来的密信,要他们尽力阻止杨广对付辽东。其中就谈到了杨广有可能把他调走。
而宇明不但是他的儿,还是他准备造反时的重要一环。按他的布置,他在江南起事之后,宇明再在辽东起兵,父两人南北呼应,夹攻中原。如果宇明被调回东都,那便意味着他之前在辽东的努力就会化为泡影。如此一来,将来争夺天下之时,宇阀便失了先机。
只不过,他身为宇明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是很方便出面为自己儿说话。于是,宇化及连忙向长孙无忌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为宇明辩解一番。
长孙无忌会意,忙出列说道:“裴相国,您的分析倒是有些道理。只不过,宇将军才刚刚平定高丽,辽东北部的大草原上,还有契丹、铁勒、黑水、粟末、奚族等五部虎视眈眈。而辽东南面也有济和新罗两国威胁着安全。辽东还远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如果在这时冒然将主将调换,很有可能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引发外敌入侵,使辽东重归混乱。所以,微臣以为,还是让宇将军在辽东领兵为好!”
杨广一听,觉得长孙无忌说的也很有道理。高丽才刚刚灭掉,辽东要完全安定下来,只怕还有待时日,这个时候就换将,辽东的兵马也未必服新的将领统领。而且,朝廷如此做,会不会让宇明觉得自己已经在提防他,导致其心怀不满呢?他也十分担心,如果这样做,轻者会让宇明背心离德,重者可能引发他拥兵自立,发生叛乱呢。
裴矩听闻长孙无忌之言后,却是微微一笑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长孙大人可是宇将军的大舅啊!虽然你说的也是事实。但在裴某看来,却是杞人忧天了。我大隋又不是除了宇明之外,就没有其他将领了。我的建议其实是一片好心,想让宇将军回东都和家人团聚……!”
“没事!我等作臣的,应该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有国才有家!微臣虽然十分心疼这个儿,但在如今辽东战事未完全结束之时,我这个当爹的也支持让他留在辽东,为大隋镇守边疆!”宇化及见状忙接口说道。
紧接着,裴仁基和裴蕴也发言支持裴矩的意见。而关陇门阀的大臣则多支持将宇明留在辽东。
杨广见朝中群臣竟然为这事吵成这样,也不禁眉头微微一皱。他想了片刻之后,方淡淡道:“宇明的确应该重赏,但是否要将其调回东都,明日再议吧!”
说罢,他方拂袖而去。
岳曾省见皇帝离开了,连忙扯起嗓大叫道:“现在退朝!”
众臣方呼万岁,然后一个个转身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