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安城的准备工作-《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3/3)页

    这房玄龄一张口,便抛出了一枚重榜炸弹。

    “哦?玄龄,此话怎讲?”宇明眉头一皱,亦是忍不住问道。

    房玄龄沉声道:“白天由于一直都在走动之中,下官亦没有时间仔细思考,但晚饭之时,下官仔细思量,便觉情况有些不对。待晚宴之后,回到房中,房某反复思,发现有几条疑点,实在有些解释不通,所以,便想提请大人踌躇一番,看下官的判断是否有道理。”

    “玄龄,你详细说一下吧,发现了哪几条疑点?”宇明亦是有些微惊道。

    房玄龄端起手中茶杯,饮了一口后道:“第一,洪灾是上个月发生的事,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洪水早已退去。且最近亦未再下暴雨,武安城区的地势亦高于河面,岳守还驻守在堤岸上,不嫌过于小题大做了吗?这样一来,武安郡上发生什么事情,其他官员要来请示他,还得专门跑堤坝上来。姓有什么问题要反映,亦得上堤岸来,岂不更加不便?”

    房玄龄如此一说,宇明亦觉此举大有问题,他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道:“看来,这位岳大人也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房玄龄听罢,却是叹道:“如果真是沽名钓誉之辈也就罢了。毕竟官场上的事,下官还是十分清楚,有时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已而为之。可房某观这岳欣,似乎还有弄虚作假之嫌!”

    “弄虚作假?”宇明星眸中闪过一丝精芒。赈灾之事,竟然弄虚作假,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了。

    “日间时,房某注意观察了一下,那些住在府衙门口广场上的灾民,似乎都是城内的居民,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是以周边受灾农民为主。”房玄龄说道。

    “哦?何以见得呢?”宇明不禁好奇地问道。

    房玄龄微微一笑道:“大人,其实这很好辨认,农民经常手握锄头、铁犁一类的农具耕田,手掌上一般都有老茧。但白天我们在城内那些灾民住的帐蓬里,见的人却是全无老茧。足见应该是城池内的居民,而非农民。”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