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战窦建德-《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窦建德亦是走到夏军队列前,然后朗声道:“不知道周王殿下找本王何事?”

    宇明这时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道:“夏王原本只是一个里长,因不满隋朝皇帝的****,愤而揭竿起事,杀了隋朝的地方官,开仓济粮,并多次打败隋朝前来围剿的官军,立誓要让天下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他声音悠扬清吟,双方将士人皆听得十分清楚,觉得宇明果有大将风,如此剑拔弩张之际,却是依然镇定从容,在两军阵前谈笑风生。不过他眼下提起以往窦建德的功绩,是何用意呢?众人脸上均有些错愕不已。

    窦建德却是目光复杂,眼下虽然兵戈相见,大战在即。但宇明的一番话却让他回忆起了过去的往事。

    他原本是贝州漳南县(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年轻时,把履行诺言看得很重。曾经有个同乡死了父母,家境贫寒无力安葬,当时窦建德正在耕田,听到后直叹气,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因此深受乡亲们称赞。原先,他当过里长,因犯法逃出去了,碰到朝廷大赦天下才回家。他父亲去世,送葬的有一千多人,凡是有人送礼,一概辞谢而不接受。

    大业七年(611年)时,朝廷招兵征讨高丽,郡里挑选勇敢优异的人当领队者,于是委任窦建德为二人的里长。当时山东发生水灾,姓大多逃荒去了,同县有个孙安祖,房屋财产被洪水冲走,老婆孩饥饿而死。县里看上孙安祖骁勇,也把他选进了队伍。孙安祖以家庭贫穷为理由不愿入伍,向漳南县令当面申说,县令大发脾气狠狠打他,孙安祖杀死县令,逃跑投奔窦建德,窦建德就收留了他。

    这一年,山东大闹饥荒,窦建德便对孙安祖说:“帝在位时,天下富裕兴旺,派出万人马征讨辽东,尚且被高丽打败。今年发生水灾,姓贫困,但皇上不体恤民情,要亲自到辽东督战,加上往年西征,损伤的元气还没有恢复,姓疲劳困乏,连年征战,长年在外的人不能回家,如今又要出兵,容易酿成****。男汉大丈夫只要不死,就该建功立业,怎能去当仓皇逃跑的俘虏啊。我熟悉高鸡泊面积辽阔方圆几里,湖沼上的蒲草又密又深,可以到那里去隐藏起来,找机会出来抢劫,足够生活、积蓄,拉起人马以后,等待时局动荡,必然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孙安祖当即便赞同他的计划,于是便提议窦建德招集引诱逃避征兵和没有家产的乡民,得到了几人,让孙安祖带领,进高鸡泊当草寇,孙安祖自称将军。鄃县人张金称也邀集了上人,在黄河的险要水域活动。

    蓨县人高士达又兴兵造反招集了一千多人,在清河郡一带活动。当时往来于漳南县境的各股盗匪,沿屠杀抢劫当地姓,焚烧房屋,惟独不到窦建德的家乡骚扰。因此郡里县里料定窦建德跟盗匪们相互勾结,就拘捕了他的家属,不论老少都杀掉了。窦建德听到他全家已被杀光,率领他手下的两人逃跑投靠了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后来孙安祖被张金称杀掉,他的几千名士卒又全部投奔窦建德。从此逐渐壮大,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还是在高鸡泊一带活动。他往往拿出身上的所有财物接济别人,跟士卒一样吃苦耐劳,因此能激发人们为他拼命。

    隋朝廷派仆卿杨义臣率领一万多人讨伐河北义军,连续杀了张金称和高士达。他认为打败窦建德没有问题。

    但窦建德却乘其不备返回平原县,收拾跟随高士达战死者的遗体,都掩埋好,还为高士达举行葬礼,全军穿起白色的丧服。又招集逃散的士卒,得到几千人,军队又振奋起来,窦建德开始自称将军。当初,匪徒们捉到隋朝的官吏和当地士绅全都杀掉,惟独窦建德捉到他们,一定以礼相待。最初得到饶阳县的长官宋正本,当作贵客,跟他商讨大计方针。此后隋朝郡县的长官逐渐地献城投降他,军队气势更加兴旺,精兵强将十多万人。

    随着实力的增长,窦建德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渐渐有了一统天下当皇帝的野心。不过就在他准备逐鹿中原之时,宇明却从辽东斜刺里杀出,将他击败,迫使他流落山东。回想起以前最得意的往事,窦建德不禁唏嘘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