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储君之争-《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杜伏威在了解到辅公佐的所作所为后,也对这位老兄弟起了疑心,于是便让杜平给他带了一封信,要他回江都一趟,说有要事商量。但辅公佐接到杜伏威的信件后,却是认为杜伏威想夺他的兵权。因为当时在荆襄一带的江淮军,除了他之外便是杜平最大。他如果回江都,荆襄地区的江淮军便会落入杜平的掌握之中。”

    “于是,辅公佐便慌称自己患了病,经不得长途颠簸,拒绝去江都。可这时杜平却发现,辅公佐虽然一直卧床不起,他去看望时甚至表现出一副神志不清的模样。但却依旧将军权捏得死死的。哪怕是他这个名义上的江夏留守,也指挥不动在江夏的江淮军。而且,由于他表露了想要接管荆襄地区江淮军的意图。在自己的住宅附近,便经常多了一些可疑之人出没。”

    “杜平担心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在向其父杜伏威上报目前荆襄一带的情况之后,便率领自己的亲兵撤到了豫章一带。如今杜伏威已经向豫章郡加派了军队,如果不是周军在北面大举压境,只怕江淮军内部便先会打一场内战了!”裴寂叹息道。

    李渊听闻之后,也点了点头,对于江淮军内部不稳之事,他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有裴寂了解得这么详尽罢了。

    “其实,朕原本也想对江淮军动手的。”李渊这时却说出了一句让裴寂意外的话。

    “那杜伏威虽然不成气候,却是始终不肯答应归顺我大唐,只同意结盟共抗宇明。此人实在有些不识抬举!”李渊颇有些忿然道:“他也不想想,依他如今的实力,莫非还有望仿效孙吴,占据江东来个分天下吗?”

    裴寂听罢,却是微微一笑道:“微臣以为,这位江淮王是想坐地起价,与陛下讨价还价罢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他看不清楚将来的形势,不知道将来争霸天下是我大唐胜出还是那大周胜出。如果他仓惶答应了归顺我们。可最后取得天下的是大周,那他便完蛋大吉了!只不过,此人虽然狡诈如狐,却算不到宇明比他动作更快,如今周军的大部队已经压境,除非他立刻投降,否则下场还不如当初在洛阳之战后,便答应归顺我军!”

    “嗯!”李渊点了点头道:“裴爱卿,言归正传吧。如今面对宇明气势汹汹杀向江南,你觉得我军应该如何应对?在朝会时,朕看包括刘静在内的多名大臣,皆吱吱唔唔的,不肯发表意见。你又暗示朕要单独面谈……究竟有什么不能公开讨论的?难道你还担心泄密不成?”

    裴寂听到这里,却是苦笑道:“陛下,前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后一个问题臣不敢说。”

    “不敢说?有什么不敢说的?难道你得到了一些线?我大唐的臣中有人暗中投向了宇明?”李渊听闻之后,眉头一皱,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杀机。

    “陛下多虑了!微臣并不是想说同僚中有人投敌,而是现在朝中风声鹤唳。和秦王两兄弟不和,已经影响到了朝廷的正常运转。”裴寂咬了咬牙,终于还是决定将问题和盘托出,至于如何解决,那便是李渊考虑的事了。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帮忙的。

    “裴爱卿,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正常运转?”李渊有些不信道。

    “真是如此!”裴寂正色道:“之前朝会时,为什么连刘静在内的多名大臣,都对是否援救杜伏威一事吱吱唔唔,不肯发表意见,便是因为和秦王的意见相左。不赞成马上援救杜伏威,而秦王却希望立刻出兵援救江淮军。如果他们表态同意援救,便得罪了,而如果表态反对援救,又得罪了秦王。所以他们便说话模棱两可,以求两不得罪。可这样一来,便失去了廷议的意义。如果大家都不发表意见,那如何集思广议?朝廷的朝会岂不是成了摆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