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阳危局-《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而张仲坚则坚持不肯撤退,在他看来,正是由于自己中了屈突通的计,导致骑兵部队损失殆尽,才招致大败。因此,他便表示要留下来断后,与渑池城共存亡。

    李剑也劝他不住,只得含泪告别,先行撤走。

    张仲坚在城破之后,与唐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后他身边的亲兵都全部战死,只余他一人时,才对着洛阳的方向,高呼大周万岁,被乱箭射死。

    渑池失守之后,唐军势如破竹,连克新安、义马、宜阳县,打到了洛阳外围。

    败退回洛阳城的李剑,手中只有不到七万兵马,虽然洛阳号称天下第一坚城,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但他却有些心中慌乱了。

    于是,他连忙派出信使,以八里急报的方式,向宇明求救。同时,又向监国的皇后抒梦禀报,要求在城中征发民夫,上城墙协助防守。一时之间,洛阳城中一片兵荒马乱,各地商人纷纷逃离此城。

    全天下的目光,此时都集中到了洛阳,他们很清楚,洛阳的得失,将关系着唐朝和周朝两国的命运。如果唐军拿下了洛阳,哪怕他们丢失了荆襄之地,也会在天下之争中居于有利位置。因为洛阳四周都是平原,无论北上到河北、,南下到荆襄还是东进到山东、江淮,都是无险可守。唐军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攻陷已经内部空虚的周朝地盘。

    而如果周军守住了洛阳,则天下的气运便转到了宇明这边。坐拥辽东、河东、河南、河北、山东、江淮、江南、荆襄等地的周朝。不管是地盘还是人口,兵力还是物产,皆超过了唐朝一大截。

    仅有关中、陇西、巴蜀和汉中等地的李唐,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再和周军抗衡了。毕竟天下之争,说穿了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失去先机和优势的唐军,势难再有希望翻盘。

    不过到了这个关键时刻,阵兵于巴东城下的宇明,却面临着艰难的决择。

    其实早在他刚刚发动荆襄战役时,就已经接到了唐军从长安出发,向洛阳进攻的情报。只是他并没有多在意。在他看来,洛阳虽然兵力不能跟河套和荆襄地区的周军相比,但也有十万人马,而且多是经历过不少战争的老兵。且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四周又有不少卫城和关隘拱卫。唐军想以区区二十万兵力拿下洛阳,恐怕没那么容易。

    所以,宇明把唐军的这次进攻,更多的看成是一次佯攻,认为李渊是想以进攻洛阳作为幌,诱使他从荆襄地区撤军。

    因此,宇明根本没有理会此事,而是继续加强进攻。如此一来,在李靖、尉迟敬德的配合下,四十万周军齐心协力,总算用了两个月时间,攻占了江陵、襄阳、宜州等重要城池,全歼了李孝恭属下的十余万唐军,直攻到巴蜀门户巴东城外,荆襄地区已经全部纳入其囊中。

    按照之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如果周军在个月之内便拿下了荆襄,且北面的罗成和罗士信,又把唐军主力钉死在了河套地区。那周军便可顺势西进,攻打巴蜀。

    一旦巴蜀拿下,则天下大势便定。只困守关中一隅的李唐,便成瓮中之鳖了。

    只不过,宇明却没有想到,李渊竟然没有召回李世民,而是大胆启用老将屈突通担任主帅,而且也没有南下荆襄援救李孝恭,而是直接杀奔了洛阳。

    如今,东都留守李剑的求救信已经摆在了他面前,按李剑的说法,洛阳城中的兵力只有不到七万人,且士气低落。而唐军已达二十万,后续还有可能再派部队支援,洛阳情况危急,希望他回师援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