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武皇帝顿了顿,同意了李开林的意见。 第一个,李开林今天要讲话的内容,是他先提起的,而且还率先交由李开林去执行。 这是初步的实验,看在小地方推广如何。 经过七天的测试,发现效果还不错,百姓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的提升,对于种植粮食的抗拒性反而降低了,由先前抗拒官府统筹分划土地。 到现在的支持。 不得不说,地方保守势力被清扫一空的好处就在此刻体现到了。 毕竟,有时候的战争并不全是灾难,而是旧势力的消亡和新势力的崛起。 那些个拥地自重的州牧,如今被清除之后。 武皇帝就效仿起了秦皇嬴政,打算实行郡县制,而不是目前大邹这种类似于分封制下的郡县分开制度,这种制度太过于混乱了,且对地方的管控能力极弱。 不是一个妥当的法子。 或许是前三代帝皇为了对抗宗门,不得不被迫同意这个制度,赢取地方势力的支持吧? “陛下,臣认为地方应该设立郡县,以郡守之令掌管地方,地方县令垂直管理各部落,村镇,住户,以郡守为界限,划分郡县领土,重新切割相应统辖。其次,郡守应有中央官员担任,陛下您拥有郡守的罢免权。最后,郡守、县令不得本地人担任,这样就可以防止家族势力坐大了!” 不得不说。 李开林的脑子还是很活跃的。 武皇帝他只是随口说了一下郡县制的框架,没想到,这才几天啊?他就有了一个具体的实施步骤,不错!这一点来看,他算是一个能干之臣。 朕又可以在朝政之上偷懒了! 做一个甩手掌柜多香啊? “嗯!朕认为妥善,不知诸位大臣认为如何啊?”武皇帝说罢,冷眼扫向了在场的其他的大臣们,除兵部尚书外,基本上都以为然。 兵部尚书魏开炎一脸不屑。 这让武皇帝有些愣住了。 怎么,如此稳妥的法子,怎么有人会不同意呢? “魏尚书,你有什么高见吗?” 武皇帝懒散的声音马上就进入了他的耳中,将他吓得一阵激灵,这是武皇帝在责备他吗? “陛下,微臣认为这样一来会出大事的!” 魏开炎马上就跪倒在了地上,将自己的理由一一诉说了出来。 武皇帝听了好几遍。 也没有听出几个新意。 无非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地方稳妥为先”“只有当地人才能管理好当地人”的一些迂腐思想。 难怪了! 大邹的军队建设这么缓慢了,原来是他这个兵部尚书不行啊,武皇帝心里面想了想,既然如此,就罢免了他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