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变数-《凤仪九歌》


    第(3/3)页

    如果没有这封信,名不正言不顺,被派去剿匪的陆深是不可轻举妄动的,这与益州都督毫无瓜葛,李长道怎么会无缘无故写这样一封信呢。

    除非是陆深与李长道早就相识,或者是说服了李长道,要不然就是使了什么手段。

    元向歌望着窗外成群飞走的鸟儿,心头猛然一跳。

    她有个大胆的猜测,吐蕃出兵,会不会也和陆深有关,若不然怎会掩的如此巧……

    下朝之后,赵太后也反应过来了。

    她上了年纪的面容有些扭曲,沉默了良久,忽然嗤笑了一声。

    “真是后生可畏啊,打得一手好算盘!”她自嘲的喟叹着摇了摇头,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几分。

    搀扶着她的房女官一头雾水,不知赵太后这话从何谈起,喃喃道:“奴婢愚钝,娘娘这话,听着倒像是在说陆世子?”

    房女官自打陛下出生就到赵太后的身边伺候了,她如今也三十多岁了,五官标致,风韵犹存,赵太后本想赐她出宫择一良配,可她却说什么也要跟随赵太后,赵太后颇为感动,因此便一直将她留在了身边。

    赵太后怅然的叹道:“是啊,我现在才觉出来,这人上了年纪,反应也迟钝了许多,竟等下了朝才想过来。陈蓉真是有了个好外孙,要是现在还活着,恐怕尾巴又要翘到天上去了,这陆深不光运气好,脑子也是聪慧,也不知使了什么法子,能让李长道替他说话,这下好了,吾倒成了为他做嫁衣裳了。”

    陈蓉便是已故的丽太妃,从采选入宫的平民良家子到宠冠六宫的三夫人,不可谓不传奇。

    不过,赵太后并没有疑心吐蕃出兵与陆深有关,在她的眼中,陆深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世家子弟,纵使有几分才华聪颖,也仅仅能借着局势趁机倚靠朝廷援军,投机蹭点军功罢了。

    “娘娘这话说的,就算丽太妃还活着,也得小心翼翼的夹着尾巴做人,如今这天下都是您说了算,她算是什么,有什么能耐跋扈。”房女官极为不屑道。

    这话倒是悦耳,赵太后心里舒坦了,陈蓉再受宠又如何,终究是肚子不争气,没有凤命,不像她,就算三十多岁,年近四十,照样能怀上皇嗣,一举得男。

    “再说了,您哪里上年纪了,这头上都看不见白头发,脸上也瞧不出纹路,和奴婢站在一块,倒像是同年生的呢,您那是心里挂记着战事,一时没往这上面想罢了!”房女官发自肺腑的笑道,望了望赵太后的云鬓,目露几分艳羡。

    赵太后心情好了起来,爽朗的笑了两声,摇头道:“你啊你,嘴上每日都和抹了蜜似的,偏偏又说的真心实意,让我说你什么好!”

    “奴婢可不会撒谎,心里想的什么就说什么,娘娘要是想夸奴婢,就夸奴婢实诚吧,别的奴婢当不得,唯有这实诚二字,那可是问心无愧的。”她微微低了低头,一本正经的恭敬道。

    这分明是变着法的说她年轻,没有哪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能逃过这样的夸赞,赵太后亦是如此,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笑意宛如春风,一扫刚才的郁闷,与房女官说说笑笑的走远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