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周阳醒过来时,已经在家里的床上。 床板很硬,只要翻身就会咯吱响,蚊帐从两侧吊起,门口的风勉强能够吹进来。 还挺凉快。 这家属房唯一的特点就是冬暖夏凉。 家里传来动静,周阳起身,发现老爸正在翻看老黄历,老妈正在干针线活,绣的是一只毛拖鞋,拖鞋上有个福字。 妹妹周小芬正趴在内屋做作业,嘴里絮絮叨叨背着课文,好像是古诗。 “儿子,你醒了。” “儿子,多睡会儿,你受了惊吓,得好好缓缓。”王淑芬放下手里的针线,端来一盅冒热气的热水:“来,你最喜欢喝的糖水。” 周阳接过茶盅:“谢谢妈。”语毕,往嘴里咕咚罐了两口。 “慢点喝,看把你急的。” “孩子,以后可别干这种危险的事了,啥也没有自己的命重要啊。”女人上前来,宠溺摸了摸周阳的头。 “妈,发生什么事了?” 周阳只记得,看见薛大海失足,自己伸手去拉,使出了吃奶的劲。 往后的事就记不得了。 王淑芬温柔道:“孩子,那得多危险啊,你这么小,哪能去拉一个大人啊,万一他把你扯下去怎么办?” 女人说完这句话后打了打自己的嘴:“乌鸦嘴。” “你救的还是一个妨碍他人婚姻的混东西,就更不值得了。” “饿了没,饿了妈去给你热饭。” 周阳看了看屋里的挂钟,下午一点半,正是午休的时间。 难怪爸妈都在家。 “妈我不饿。” 周华强放下黄历,揉了揉眼睛,道:“下周一日子不错,去把预备驾驶证给考上。” 周阳点头。 他有所了解,想拿到正式的机动车驾驶证并不是件容易事。 80年的时候,学车第一年拿的是实习本。 那时学车跟学生上课一般,定时定点,正规、严格。而且学费也是相当高。一般工人工资每月也不过100元,可学次车得要1300元,算下来,一年工资都还不够。 到了现在,学车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江河市也开办了驾校。 除了学车的驾驶,还要学法律法规,基本的维修知识。 考试的内容包括两大块:桩考,路考。 具体内容有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通过单边桥、曲线行驶、直角转弯、限速通过限宽门、起伏路等。 周阳有信心通过。 唯一不同的在于设施。 这时候还没有点,没有实线,都是裁判拿着竹竿充当边界。 条件虽然简陋点,实质还是一样。 “儿子,你这次做得对。” “人命没有贵贱,你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不枉我对你的教育。” “当然,以后要记得量力而行。” 周阳点头,大概搞清楚来龙去脉。 应该是成功救下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