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山河皱眉,一脸痛惜的说:“二位大人有鸿鹄之志,日后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事业,怎么能让你们做这种事呢,营里那些人真是太不懂事了。” 卫恒和楚清河都没把周山河的话听进去,掰开馒头往里加了菜,合在一起咬着吃。 周山河上午消耗了不少体力,今天再吃这馒头小菜,比昨日吃着香多了。 吃过午饭,卫恒和楚清河继续看账本,周山河跟着进帐看了一眼,故意说:“之前的账本多有遗失,若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二位大人随时都可以向下官问询,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卫恒闻言看向周山河,问:“所以周校尉接任这半年,营里的账簿都是你亲自在做?” 周山河当然不会亲自做账簿,他没这个头脑,也不想费这个心思,他也不敢撒谎,怕卫恒多问两句就露馅儿,如实说:“营里有专门管账的人,大人若是需要,下官这就去把他叫来。” “嗯。” 卫恒淡淡的应了一声,一点儿也不客气。 周山河让人把管账的叫来,卫恒盯着那人看了好一会儿才问:“只有一个人?” 不管是国库还是普通人家,账目都不容含糊,一般来说,管账的至少要有两个人才对,一来是可以多检查一遍,以免账目出错,二来也可以互相监督,避免有人挪用公款,中饱私囊。 偌大的校尉营却只有一个人管账,传出去未免有些荒唐可笑。 周山河却说:“大人有所不知,军中都是些糙老爷们儿,他们出身贫寒,没念过几天书,大字都不识几个,能选出一位管账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周山河这理由找的一点儿也不正当。 校尉营里找不到人,他不知道向上面禀报要人吗,昭陵数万万百姓,难道还找不出几个能管账的人? 周山河说出来的话漏洞百出,卫恒看得通透,面上却是分毫不显,留下管账的人,催促周山河:“时候不早了,周校尉不是还要操练军中将士的骑射吗,快去吧。” “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