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长安暗流-《我为穿越准备了好多年》
第(2/3)页
婉姨娘一看情形不对,终于祭出了绝招,她让儿子闻博涵趁闻天成考教学问时,递上一块轻柔的青绢,上面用艳丽的朱砂写了一首哀怨的情诗,什么“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之类的,闻天成读了之后顿时柔情万千,某天半夜终于按捺不住去见了婉姨娘。
赵氏知道此事后大怒,但也只能无奈道,“不怕小妾长的俏,就怕小妾有文化!”
不过经这次之后,闻天成也意识到不能对婉姨娘太过纵容,而婉姨娘也很乖觉的收敛了不少风头,闻秋暖也同样老实起来。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林嬷嬷又细细指点了两个多月,待到闻家长子闻博鸿县试发榜之后,林嬷嬷才告辞而去。
闻天成又给林嬷嬷添了许多箱笼充作束脩,林嬷嬷却只留下一小半,剩下大半都退了回去,还说“她已半截入土的人了,带这许多东西又有何用,别人不知,还以为她是来闻府打劫的呢。”
最后几日,赵氏婉转表示,希望林嬷嬷能给故交写信,替家中女儿多多美言几句,也算是给闻斯暖以后的日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不料林嬷嬷笑着推辞,“大姐儿又不是去做客,她是去伯爵府当正妻的,天长日久的,什么名声都得靠自己造出来。我若把大姐儿夸到天上去了,回头那忠勇伯府指望高,反倒不妙。”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期望值不要给的太高,高了容易失望。反而低一点,一旦有些成绩,更容易让闻斯暖出彩。也不知赵氏听懂了没有,只是见她难掩失望之色。于是林嬷嬷又加了句,“大姐儿便是一面活招牌,待她生儿育女在伯爵府立住脚跟了,到时我这把老骨头若还能蹦跶,便可替余下几个姐儿喊两嗓。”赵氏想到了另一个女儿闻梦暖,于是满脸笑容的道了谢。
随着林嬷嬷走后,几个女孩又过回了各自修行的日子,闻老太太就又把闻凤暖留在了身边,让刘妈妈细心教导她女红之道。刘妈妈当年是跟着闻老太太,一起陪嫁过来的一等大丫鬟,当年号称候府内女红第一把手,举凡纺织、缝纫、刺绣、鞋帽、编结,拼布林林总总无一不精,虽然如今人老眼昏花,做不得精细的活计,但教教闻凤暖还是绰绰有余的。
闻凤暖一点不喜欢做女红,她更喜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作为一个深闺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皆精,到底有什么用?她又不能拿读书当饭吃,因为她考不了科举。还是在贵族弟中博个才女的名声?作为嫡女的闻老太太当然会说…陶冶性情,怡心养,华盖满京都,乃家族之光。
可是闻凤暖不是嫡女呀,而且闻家也不是候府,她只能加入像云绣这种,二三流的诗社,参加些二三流的诗会,根本进不去那种顶级的文坛.贵族社交圈。
要是婉姨娘在这大约会说,…在她成功的道路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给了很大的帮助。可是闻凤暖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嫁给人家当小老婆呀。
待到四月中,桃花已经灿灿时,忠勇伯府来信说,周世盛将于月底来迎亲,数着日子,也没有几天了。闻家这边,闻天成的大堂兄闻亮成也到了。本来闻斯暖的婚礼应该有舅舅在场,可是那赵江如今也是官身,并不能随便离任,只有闻亮成是做生意的,反倒可以自由行动。他这次带着次子闻博凌一起来贺喜,回头还要陪闻博鸿为闻斯暖送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