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岩冲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提起笔,手却微微颤抖。 他要书写的,并非一封信,也不是一道奏折,而是一份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剧本! 他深吸一口气,落笔如飞。 《论南军盛庸车阵之破法及东昌决胜方略》 他未写任何关于预言的内容,通篇皆以一个军事参谋的口吻,进行纯粹的兵法推演和战术分析。 其一,他详细剖析了盛庸可能采用的战术。 他结合历史记载中,宋代对抗金国铁骑时用过的叠阵和车阵,洋洋洒洒撰写数千字,分析这种战阵的优点和致命缺点。 优点是防御坚固,可克制骑兵冲锋;缺点是机动力差,惧怕火攻,且对地形要求极高! 其二,他依据沙盘推演出的地形,精准地指出了东昌府附近,最适合盛庸布下车阵的几个地点,并分析了每个地点的优劣。 其三,也是最为核心的,他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破阵之法。 “围魏救赵,中心开花!” 他建议,朱棣不必亲自率领主力去冲击盛庸的车阵。 只需派遣一员猛将,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携带大量引火之物,从战场的侧翼,利用地形掩护,绕到南军的后方。 南军的主力,必然都集中在正面战场。 他们的后方,尤其是负责后勤补给和粮草的营地,防备必然松懈。 这支奇兵的任务,不是杀戮,而是放火! 在盛庸与燕军主力激战正酣、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在正面之时,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后勤大营! 后院起火,军心必然大乱!到那时,盛庸的车阵,不攻自破! 而在正面战场,朱棣则可采用添油战术,不断派出小股精锐骑兵袭扰,做出总攻的假象,拖住盛庸的主力,为奇袭部队创造时机。 这套战术,环环相扣,精妙绝伦。 更重要的是,它完全基于兵法和逻辑推演。 没有任何神神叨叨的内容,任何人看了,都只会觉得这是一个天才将领的杰作,而不会联想到什么鬼神之说。 写完这份方略,朱岩又在结尾处,用血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他明白,这份东西,不能直接呈给朱棣。 他需要一个分量足够、又绝对信得过他的人,来递交这份投名状。 高阳王,朱高煦! 朱岩将这份足以决定未来的方略,小心折好,放入怀中。 这一战,将是我朱岩真正名动天下的开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