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整个北平城便已彻底沸腾。 燕王府上元文会所发生之事,仿若长了翅膀一般,于一夜之间传遍城内大街小巷。 茶馆、酒楼、市井之间,众人皆在议论着同一个名字——朱岩。 “听闻了吗?那位在北平之围中立下奇功的朱岩将军,不仅是一员猛将,更是当世诗圣!” “岂止是诗圣,一首《青玉案》,将元夕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堪称千古第一;一首《七步诗》,七步而成,感天动地!” “我有个表兄就在文会现场,他说当时所有才子,包括那乡试解元顾源,皆向朱将军下跪,那场面,啧,想想便觉头皮发麻!”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此乃真正的国士无双啊!” “高阳王殿下有此等神人辅佐,何愁大事不成!” 不知不觉间,“朱将军”这一称呼已悄然变为“朱诗圣”。 朱岩在北平城的名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他不再仅仅是战功赫赫的武将,更成为了文采风流、德行高尚的传奇人物。 …… 公主府内,“噼里啪啦”一阵瓷器碎裂的清脆声响传来。 永安公主朱玉莹将梳妆台上所有能砸之物,尽数砸得粉碎。 她双眼通红,满脸狰狞,宛如一头被困于笼中的母狮。 “诗圣?国士无双?”她尖声叫嚷,声音中满是不甘与怨毒。 “他凭什么,他凭什么!” 昨夜场景如梦魇般,在她脑海中不断回放。 那男人平静的眼神、才子们跪拜的身影,还有她自己那惨白无力的面容,所有的屈辱与失败,皆成了朱岩名望的垫脚石。 她非但未能让朱岩颜面扫地,反倒亲手将其推上了神坛,这种感觉,比直接杀了她还要难受。 “公主,您息怒,消消气吧。”侍女春桃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头都不敢抬。 “滚,都给我滚出去!”朱玉莹嘶吼着。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朱高煦标志性的大嗓门:“玉莹,二哥来看你了,哈哈哈,外面都在传你二哥我慧眼识珠。” “我那位朱兄弟,如今可是名满北平的朱诗圣了!” 人未到,声先至。 朱高煦满面春风地走进来,看到满地狼藉与妹妹那副,要吃人的模样,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这是怎么了?” 朱玉莹看到他那张得意的脸,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冷冷道:“二哥若是来看我笑话的,那你看够了,可以走了。” “哎,你这丫头,说的什么话。”朱高煦挠了挠头,虽神经大条,但也猜到妹妹心里不痛快。 第(1/3)页